多亏了美国发起贸易战,让我国内鬼都露出真面目!4月12日,南宁海关首次查获伪装成焊膏的出口管制两用物项。 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低温焊锡膏”,却在南宁机场海关引起轩然大波。 这批货共600公斤,虽然外包装标注的是“低温锡膏”,但内部却大有乾坤。 经过专业仪器检测,发现其中铋含量高达55.3%。 作为出口管制的两用物项,海关总署早已发布公告,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将其销往海外。 毕竟中国是掌握75%铋资源的国家,作为战略性的资源,必须要受到管控。 所谓的两用物项,指的是既可以民用也可以用在军事上。 铋在导弹制导系统和计算机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如果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能交到他国的手里,那只能说“群众里面有坏人”。 而出口铋的这家企业已经找到,他们通过伪报品名,企图蒙混过关,目前已经将此案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对一些稀有矿产进行限制呢?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反击美国吗?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毕竟资源就这么多,如果全部开采完,那之后技术突破后,想要在用就没有了。 并且在贸易战的背景下,资源管控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比如美国自从开始限制中国芯片后,我国就对镓、锗这两样芯片里的重要材料进行管控。 这就导致美国的军工企业洛克.马丁公司宣布,将暂停交付F-35,毕竟“巧妇难成无米之炊”。 另外如果不进行限制放开了采,那么对环境的影响将是不可逆的。 当初日利亚发现原油、刚果发现钴矿,他们直接将这些资源承包给其他国家。 虽然短时间内获利不少,但是当资源开采完后,开发商赚的盆满钵满,留给两国的就只剩下一片狼藉。 两国不仅没有因为资源而改变命运,反而因为资源消失后,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一时间国内到处都是怨声载道。 中国对关键资源的管控绝非简单“卡脖子”,而是通过战略资源、技术优势与市场规则的协同,既维护了国家安全,也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向更公平、可持续的方向演进。 正如经济学家贾康所言:“资源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石,中国需以‘长牙齿’的政策工具,守护发展的命脉。” 信息源:南宁日报《南宁海关首次查获伪装成焊锡膏的出口管制两用物项》2025年04月15日
多亏了美国发起贸易战,让我国内鬼都露出真面目!4月12日,南宁海关首次查获伪装成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4-17 14:41:5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