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压70多国,要求他们少跟中国来往,转头就连收2个坏消息

跟我聊国际 2025-04-17 14:58:45

关税战打出之后,特朗普政府又出狠招了。 他直接要求70多个国家减少与中国的往来,似乎以为这样就能彻底打败中国。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就在他高调施压全球、四处拉拢盟友之际,短短数日之内,美国就接连迎来了两个“坏消息”......

4月2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新行政令,宣布对全球商品加征10%的普遍性关税,同时根据各国与美国贸易关系的不同,再叠加所谓“对等关税”。 这种做法,实质上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 面对这种情况,连美国国内都坐不住了。 多位经济专家指出,这种单边施压的方式,非但无法解决美国的结构性问题,反而会加重通胀和经济下行的风险。 前美国财政部官员、现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加里·赫夫鲍尔就直言,特朗普的这一波关税举措,可能会让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直接上升1.5个百分点。 而在美国本就面临高利率、高负债和高通胀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都可能引发系统性连锁反应。

他甚至警告,如果继续推行下去,美国的经济将很难逃过一场实质性的衰退。 不仅专家担忧,就连曾是特朗普“铁杆金主”的金融大亨比尔·阿克曼也站出来泼冷水。 他表示,关税政策已经在摧毁市场信心,并可能触发一场“经济核冬天”——这意味着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消费放缓,股市震荡,美债市场不稳,而这一切都可能迅速叠加成灾难性的后果。 而国际社会对此更是看得一清二楚。 英国《卫报》就评论称,特朗普正在试图用关税为美国的全球霸权“翻新上漆”,强迫其他国家接受其主导地位。 而西班牙“世界秩序”网站也指出,这种极端做法只会加剧全球分裂,最终可能反噬美国本身,使其霸权体系崩塌得更快。

在这种四面楚歌的背景下,特朗普不仅没有反思,反而加码操作。 4月15日,《华尔街日报》曝出一则引发舆论震动的消息: 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向全球70多个国家同时施压,要求它们减少与中国的往来。 据报道,特朗普的主要诉求有两点:一是要求这些国家阻止中国企业入驻这些国家,间接进入美国市场; 二是禁止这些国家成为中国产品的“转运地”。 换句话说,他不满足于在美国本土封堵中国产品,而是要通过干预他国政策,把中国企业逼出全球产业链。 那么,特朗普的这些手段就能彻底打败中国了吗?显然不可能!

其实,面对特朗普的关税讹诈,中国很快就进行了反制。 除了对关税税额进行对等反制之外,中国商务部在第一时间就宣布:将包括美国光子公司在内的12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还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等6家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与此同时,中国联合海关总署,开始对7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步棋可以说是直击要害。 众所周知,中重稀土是许多高端制造产业的“命门”,尤其是在军事、航空、芯片封装等领域,被美方高度依赖。 中国一旦收紧稀土出口,就等于从根源上卡住了美国的“技术脖子”。

而就在中方重拳出击的同时,特朗普还迎来了两个来自国际社会的“坏消息”。 第一个坏消息来自越南。 就在特朗普高调施压东南亚国家、试图将其拉入“反华阵营”的当口,中越两国却发布了一份令他极为尴尬的联合声明。 这份声明明确表示,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并在南海问题上加强沟通,致力于和平解决分歧。 要知道,从拜登时期开始,美国就一直在大力拉拢越南,试图将其塑造成“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甚至将其视作“替代中国”的下一个制造业基地。 但现在,越南与中国“握手言和”,而且明确表示反对霸权,这对特朗普而言无疑是一记重击。 第二个坏消息来自欧洲,准确地说,是英国。 英国《卫报》披露,英国商务部长雷诺兹有意近期访问中国。

虽然具体时间尚未公布,但雷诺兹办公室官员已经明确表态:中英目前正在推进贸易接触,并且“这种接触非常重要”。 这是对特朗普最直接的打脸。 在他努力构建“对华经济封锁圈”的时候,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五眼联盟”核心成员,正在积极准备访华,并推动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 这不仅说明英国在实际利益面前并不打算无条件追随美国,也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与中国保持接触和合作,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利的。 特朗普以为,靠着一张张制裁清单和一份份关税政策,就能把中国“困死”,把其他国家“吓住”。 但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一个单极时代。美国的做法只会将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 特朗普与其想着怎么对付中国,不如想想怎么改变这种状况!

0 阅读:40
跟我聊国际

跟我聊国际

加油吧,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