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中国继续博弈?美国已经陷入严重分裂,就连美媒也不理解,特朗普到底想干什么?
4月15日,《纽约时报》援引一些美国政府官员的话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战略上已经严重分裂。 特朗普上台前期,他及其团队成员多次表现出愿意与中国进行谈判,以缓解在贸易、台湾问题以及其它问题上的紧张局势,然而特朗普又打算赢得与中国的贸易战,这就威胁到进行此类谈判的可能性。 几位美国政府官员称,在过去10天里,白宫在如何与北京打交道的问题上严重分裂。 与此同时,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还在放风,“现在球在中国这边,是中国需要与我们达成协议,而我们并不一定要与他们达成协议,因为中国想要我们的钱,特朗普对与中国达成协议持开放态度”。 看到没有,就连白宫的发言都如此矛盾,这特朗普到底是想谈还是不想谈呢?
不仅如此,特朗普团队在与中国的关税战中也表现出了战略不一致:一些人认为特朗普试图通过征收关税迫使中国达成协议;另一些人则声称,特朗普这是为了让美国经济实现自给自足。 甚至不只是在对华关税问题上,其他国家与特朗普政府谈判时,他们也没搞懂特朗普到底想要什么。 14日当天,分管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欧盟委员谢夫乔维奇在华盛顿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会谈,然而并未取得任何进展。 欧盟委员会在事后透露,美方在会谈中并未表明其在贸易谈判中的诉求,也就是说即便是欧盟想对美国滑跪,但美方想要什么他们都不知道,欧盟想投降都投降不了。 总体来看,特朗普政府当前在关税问题上整体呈现的就是“混乱”二字,没有明确目的,也不知道这场关税战要打到何时,以达到什么目的后结束。 首先我们要知道,就像上面提到的,特朗普政府在上台初期,确实对中国展现出了罕见的缓和态度:在上台前与中方通话、上台后多次表明不会与中国开战、强调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这也是因为,特朗普在其上台前就定好了,要搞战略收缩。战略收缩自然要逐渐收回在全球各地的精力,其中也包括西太平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关心程度明显有所降低,还主动与中方缓和关系。 与此同时,特朗普上台后,又发现美国面临着各种问题:国债压力、财政赤字、逐年飞涨的贸易逆差等等。尤其是国债压力,拜登执政时期借的短期美债,特朗普在今年6月份就要还6.5万亿美元。 然而当前美国又没法拿出这么多钱,所以特朗普只能是借着所谓的“贸易逆差”,挑起一场对全球的关税战,通过讹诈世界各国,来减轻自己美债的压力,拆东墙补西墙。
简单来讲也就是,特朗普搞战略收缩的长期目标,与其美债、财政压力等短期目标形成了矛盾,他没有办法,为了解决眼前的短期目标,即便执行的战术会干扰到长期目标,也不得不做。对全球挑起关税战,正是他的战术之一,所以特朗普这招也不是简单地针对中国。 只不过,特朗普的团队实在太过草台班子,团队里很多人没有执政经验,也没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就只想着下猛药来解决问题,在战术层面的执行搞得一塌糊涂。 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步一步来,先向世界主要经济体征收关税,再接着讹诈其他国家,说不定这事还真能成。结果他们的行动不过脑子,张口就是要对全球打关税战,可美国现在哪里还有对抗全世界的实力? 这才有了当前的混乱,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国的战略收缩难搞,战术层面引发的危机也处理的一团糟。 现在特朗普政府还在嘴硬,要求中方主动找他们谈判,试图营造在这件事情上该急的是中国的假象,实际上美方可比我们急多了,如果不尽早解决美债危机,特朗普政府可就要被架上火堆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