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但盐城的伪军军长赵云祥不肯向新四军投降,拖了3个月,才被迫

冷山冷山 2025-04-17 15:21:01

1945年,日本投降,但盐城的伪军军长赵云祥不肯向新四军投降,拖了3个月,才被迫在战场上起义,这也注定了他晚年的悲剧!

赵云祥原来是国军,抗战中,赵云祥见国民党军队屡屡败退,日本人的力量比较强大,为了苟活,他就带着一万多人向日军投降,希望日军放他一马。

那时候,日军不断扩大战争,兵力越来越紧张,正在积极发展汉奸队伍,让这些汉奸为他们所用。日军见赵云祥的部队有一万多人,也很高兴,就把赵云祥带来的部队改编为伪军第四军,赵云祥为中将军长。

当汉奸后,赵云祥带着部队驻扎在江苏盐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后,新四军第一时间劝赵云祥投降,不过赵云祥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在他看来,国民党的力量比新四军强大,背后又有美国人撑腰,所以赵云祥更看好国民党。于是,他积极派人与重庆政府取得联系。

赵云祥担心新四军攻城,就不断找借口拖延时间,新四军知道他的想法,就让地下党员徐渠与他联系。

徐渠来了以后,赵云祥给他安排了一间非常豪华的房间,还给他准备了很多好吃好喝的,但徐渠进城,可不是为了享受,他多次求见赵云祥,每次见面就向他介绍新四军的政策,希望他早日率部向新四军投降。

每次谈到这个话题,赵云祥总是说事关重大,他要好好想想,接着就赶紧扯开话题。在没有得到重庆政府的答复前,赵云祥不会做出回应,而赵云祥之所以不杀徐渠,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重庆政府不收他,他再向新四军投降也不迟。

不久,重庆政府给赵云祥发来电报,希望他继续率部守住盐城,到时候会对他的部队进行统一整编。

看到重庆政府的答复,赵云祥大喜,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向新四军投降了,也就没有必要讨好徐渠,所以赵云祥直接下令杀了徐渠,公然与新四军翻脸。

之所以敢和新四军翻脸,是因为赵云祥有底气,他的伪四军,有一万多人,他还在盐城周围修了很多坚固的防御工事,他知道新四军缺少攻坚武器,肯定破不了城,所以这才敢如此嚣张。即便新四军真的派兵攻打盐城,赵云祥也有信心坚持到国民党援军的到来。

苏北的新四军听说地下党员徐渠被杀,赵云祥还公然与新四军翻脸,也是气得不行,他们很想给赵云祥一点颜色看看,只可惜,他们的实力大不如从前了。

苏北的新四军隶属第三师,不久前,第三师师长黄克诚带着三万多名主力去东北了,还带走了不少武器弹药。黄克诚的这个举动,使得这支部队抵达东北后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绝对主力,但也大大削弱了苏北的新四军力量。留在苏北的,几乎都是地方部队,武器装备很差,确实无法攻克赵云祥重兵坚守的盐城。

华中军区认为,盐城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只要拿下盐城,苏中、苏北两个根据地就可以连成一片。

考虑到苏北的地方部队战斗力有限,无法独自打下盐城,华中军区就让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带着部队去支援苏北,配合苏北的地方部队攻下盐城。

解放盐城的战役于1945年11月打响。

根据情报,赵云祥的伪四军下辖39师、40师,其中40师师长戴心宽心向我党,主张向新四军投降;39师是赵云祥的主力,师长潘子明是赵云祥的心腹。

管文蔚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就集中兵力攻打潘子明的39师。考虑到39师武器装备精良,如果硬打的话肯定会付出不小的代价,为了尽可能减少伤亡,新四军就联系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路耀林。

路耀林就潜伏在伪四军军部,赵云祥很信任他,一直把他当成心腹。路耀林接到指示后,就开始给赵云祥出各种馊主意,没想到赵云祥都采纳了,甚至他还模仿赵云祥的语气,给潘子明的39师下了不少假命令。

比如当时39师驻扎在盐城南面的伍佑,新四军打了几天也没有打下来。路耀林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就模仿赵云祥的语气,说39师再留在伍佑会被围歼,要求潘子明率部撤出伍佑,回到盐城驻防。

结果潘子明带着39师刚出城,就被事前得到情报的新四军大部队一举消灭了。赵云祥见势不妙,担心被击毙,只好带着部队残余部队在战场上起义了。

起义后,赵云祥的残部被编为华中军区第四军,仍由赵云祥担任军长,另派姬鹏飞担任第四军政委。

赵云祥原来是孙良诚的部下,这时候,孙良诚正在扬州,新四军就让他去扬州劝孙良诚投降。

到了扬州后,赵云祥就被抓了起来,出狱后隐居于上海,自己再上海做了一点小生意。上海解放后,赵云祥听说管文蔚也在上海,他就去求见管文蔚,希望管文蔚给他安排一份好工作,但他没有见到管文蔚。

赵云祥就继续在上海当了一个普通市民。

若是赵云祥早一点率部向新四军投降,而不是拖了3个月,也不至于当一个普通市民。1970年,赵云祥感觉后半生过得很窝囊,就在苏州上吊自杀了。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冷山冷山

冷山冷山

冷山冷山,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