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8年,康熙与侍卫下棋,马走日,象走田,卒子一去不回还,眼看败局已定,太监害

小说红楼 2025-04-17 15:37:25

1698年,康熙与侍卫下棋,马走日,象走田,卒子一去不回还,眼看败局已定,太监害怕康熙输了震怒,赶紧一招支走了康熙,不料侍卫最后因此活活饿死,为何?   1698 年,在处理完繁重的朝政后,康熙皇帝常想寻些乐事放松身心,下棋便成了他钟爱的消遣方式。然而,身为至高无上的一国之君,想觅得一位能与之酣畅对弈的对手,谈何容易。   康熙心中清楚,满朝文武、宫中侍卫,皆因他的尊贵身份而顾虑重重。与他对弈时,众人畏畏缩缩,不敢展露真才实学,棋局往往在虚假的和谐中匆匆收场,这令康熙深感扫兴。   一日,康熙端坐在养心殿内,眉头微微蹙起,向身旁的太监总管李德全抱怨道:“朕每日忙于国事,闲暇时不过想痛痛快快下盘棋,可这宫中竟无一人能与朕真正对弈,实在无趣至极。”   李德全赶忙哈腰,满脸堆笑地回应:“皇上圣明,这宫中之人哪敢在皇上面前放肆。依奴才之见,皇上不妨设下丰厚奖赏,重赏之下,或许会有艺高人胆大者敢与皇上一较高下。” 康   熙听闻,眼睛顿时一亮,觉得此计甚妙,当即下令:“若有人能在棋桌上赢朕一局,赏黄金三百两!”   此令一出,宫廷之中顿时泛起层层涟漪。许多人心中虽蠢蠢欲动,但一想到面对的是皇上,又纷纷打起了退堂鼓。然而,有一人却按捺不住了,他便是宫中侍卫仁福。   仁福自幼痴迷下棋,棋艺精湛,在侍卫营中难逢敌手。听闻此消息后,他暗自思忖:这可是在皇上面前崭露头角的绝佳机会,若能赢了皇上,不仅能获得那三百两黄金,日后说不定还能平步青云。   于是,仁福鼓足勇气,向李德全表明了自己欲与皇上对弈的想法。   康熙已摆好棋盘,准备与仁福一决高下。康熙目光温和地看向眼前年轻气盛的仁福,微笑着说道:“听闻你棋艺不凡,今日便放开手脚与朕对弈,无需有所顾忌,赢了朕,那三百两黄金便是你的。”   仁福连忙跪地,恭敬谢恩:“皇上,奴才定当全力以赴,还望皇上手下留情。” 言罢,两人各自执子,棋局正式拉开帷幕。   起初,康熙并未将仁福放在心上,只当作寻常消遣,落子间尽显随意,脸上带着几分闲适的笑意。       他随意地捻起一枚黑子,轻轻落在棋盘一角,仿佛只是漫不经心地试探。仁福则神色专注,紧盯着棋盘,在短暂思索后,稳稳地落下白子,那白子落下的位置,看似寻常,却隐隐有掌控局势的意味。   随着棋局的推进,康熙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之色。只见仁福的白子如灵动的游蛇,巧妙地穿插在黑子之间,每一步棋都走得精妙绝伦,招招直击要害。   康熙轻皱眉头,手指在棋盘边缘轻轻敲击,思考良久后,才慎重地落下一子,试图挽回些许劣势。仁福见状,目光炯炯,稍作思考,便迅速回应,白子再次精准地落在关键位置,将康熙的黑子逼入更狭窄的空间。   此时,棋盘上的局势已逐渐明朗,康熙的黑子被仁福的白子逼得节节败退,败局似乎已定。   就在这时,一旁伺候的小太监们见此情景,心中皆捏了一把汗。他们深知皇上平日里好胜心强,若输了这棋局,恐怕会大发雷霆。   一个机灵的小太监灵机一动,突然扯着嗓子大喊:“皇上,不好啦!那边山上有头大老虎跑过去啦!” 康熙正全神贯注于棋局,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他猛地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心中犹豫了一下。这可是狩猎的好机会,身为帝王,他自然不愿错过。   再看看眼前这棋局,虽满心不甘,但想着回来接着下也无妨。于是,康熙对仁福说道:“你不许走,守着这盘棋,等朕把老虎打来,再与你接着下。” 说罢,便匆匆起身,带着一众大臣、侍卫策马朝山上奔去。   康熙一行人在山林中搜寻了许久,却连老虎的影子都没见着。倒是偶遇一群梅花鹿,康熙顿时兴致勃勃地追逐起梅花鹿来。这一番折腾,便是大半天,直到康熙感到疲惫不堪,才带着众人回宫。此时,天色已晚,康熙早已将与仁福下棋之事抛到九霄云外,回宫后倒头便睡。   而仁福呢,自从皇上离去后,便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棋盘旁,一动也不敢动。他心中牢记皇上的命令,在他看来,这是天大的旨意,哪怕等到天荒地老,也绝不能违抗。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仁福滴水未进,身体愈发虚弱,可他依旧强撑着。直到第四天,康熙终于想起那盘未下完的棋局,派人去唤仁福和那盘棋,却惊见仁福早已饿死在棋盘旁。他的身体仍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双手紧紧握着棋子,眼神中满是忠诚与不解。   康熙得知此事后,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在原地。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时疏忽,竟害了一条鲜活的性命。看着仁福的尸体,康熙的心中充满了懊悔与自责。他缓缓走到仁福身旁,蹲下身子,轻轻合上仁福的双眼,声音颤抖地说道:“是朕害了你啊……”   康熙站起身来,面对一众大臣,痛心疾首地说道:“君而无信,何以为君?朕只因一时贪玩,忘了对他的承诺,竟让他活活饿死,朕有负于他,有负于天下百姓啊!”   说罢,康熙下旨厚葬仁福,并赐予仁福的家人丰厚的抚恤,让他们衣食无忧。   康熙皇帝也从此事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时刻告诫自己要言出必行,不可失信于人。    

0 阅读:70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