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旧金山街头,孙中山的命悬在一群杀手手中,可当杀手看清他身后保镖的面容时,竟集体放弃任务--这张华人面孔凭什么吓退职业杀手?
1904年的旧金山,那时,日俄战争打得激烈,孙中山以“日本朋友”的身份来到美国,目的是为革命活动募集资金,清政府十分痛恨孙中山,视他为必须铲除的障碍,于是拿出大笔钱悬赏,要取他的性命,洛杉矶青龙帮的杀手们闻到了金钱的味道,将目标锁定在了孙中山身上。
正当他们要下手的时候,孙中山背后一个不起眼的灰衣男人让这伙人立马怂了,这人身材瘦小,左眼上有道疤,却是大名鼎鼎的司徒美堂,洪门致公堂的重要人物,在旧金山唐人街呼风唤雨。他只用眼神轻轻一扫,杀手头目阿强就赶紧命令手下撤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如此害怕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的经历可不一般,他十四岁就去美国修铁路,那时就敢挺身而出,反抗欺负华工的监工,一次,他用铁锹狠狠地劈伤了一个爱尔兰监工的眉骨,为工友出气,后来,在1894年,他更是带领三百多名华工,强硬地占据了码头,迫使加州政府不得不修改当时的法律。
1902年,上海青帮想抢占码头地盘,此人独自一人拎着三颗人头现身,震慑全场,自此,码头上开始流传他“杀人不用刀”的说法,意思是他的手段高明,无需动刀也能置人于死地,青龙帮的杀手们听到他的名号,哪里还敢轻易招惹?都说他是个心狠手辣、令人胆寒的厉害人物。
在旧金山码头,司徒美堂打开那把特别的文武扇,扇骨轻轻敲击车窗,好像不经意地问孙中山是否想看看“瓷器”,孙中山明白他的意思,“瓷器”指的是码头附近准备就绪的洪门兄弟,阿强他们看到洪门弟子后颈上的“义”字刺青,非常害怕。
司徒美堂用粤语念出《辛丑条约》里那些丧权辱国的条文,让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严厉地告诫那些杀手,洪门的刀不是用来对付普通百姓的,而是专门为那些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准备的。
当晚,司徒美堂摆下宴席招待孙中山,并明确表示洪门愿意成为革命的先锋力量,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孙中山环顾四周,看到墙上醒目的革命标语,深受鼓舞,他充满信心地举起酒杯,说有洪门兄弟,大事可期。
酒喝得差不多了,司徒美堂开始讲起年轻时候的一件猛事,他曾经狠狠地抽打过一个英国船长,那会儿,他腰上总是别着两把左轮手枪,船上的英国人都很怕他,美国报纸对此事只是简单地提了几句,但清政府的秘密档案里却写着,司徒美堂的威名让那些坏人胆战心惊,后来,司徒美堂和周总理聊天时才说,当年那些要杀他的人,把洪门误认成了青帮。
孙中山先生身边,除了司徒美堂和洪门兄弟的帮助外,还有许多忠心耿耿的守护者,早期追随他的香山老乡郑卓、陈兴汉等人,他们语言能力很强,精通好几种外语,是保护孙中山安全的重要力量,身手不凡的林伯长,人称“兵头”,还有武艺高强的杜心武,被称为“南北大侠”,以及“拳王”王润生,他们都曾经多次出手,帮助孙中山脱离危险境地。
还有来自加拿大的保镖谢秋、身怀绝技的外籍保镖“双枪科恩”、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革命女侠”尹锐志、尹维峻姐妹等人,他们各自尽其所能,默默地保护着孙中山先生和革命事业的希望。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身边仍然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卫士保护他的安全,例如,临时大总统府的卫队长郭汉章、卫士队队长黄惠龙和马湘等,以及大元帅府卫士大队长姚观顺,他们都带领着卫队,多次成功地击退敌人的袭击,保障孙中山先生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成为著名抗日将领的薛岳,也曾经担任孙中山先生的保镖。
这群守护者,原本身处不同环境,有着各自的人生轨迹,却因为共同的信念汇聚到一起,保护孙中山先生,维护革命的火种,他们的付出鲜为人知,但他们却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黄伟强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