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女护士被美军的炮弹炸瞎了双眼,当场晕厥。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在自己身边叽里呱啦地对话,那一刻,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Dead!”美军呸了一声走了,听着声音逐渐远去,张道华才敢睁开眼,把嘴里的污泥吐掉,强忍着浑身疼痛继续往前爬…… 张道华1935年出生在湖北宜昌,她虽然是个女子,却也拥有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她希望把鬼子全部打出去,让国家再次回到以前欣欣向荣的样子。 14岁那年,她在课本上画下歪歪扭扭的步枪,旁边写着:“长大了要给伤员包扎,让他们都能回家。” 1951年,朝鲜前线急需医护人员。16岁的张道华瞒着母亲剪掉长辫,去参加志愿军,她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别在列宁装领口。 跨过鸭绿江时,她背包里装着奶奶缝的急救包,里面塞着半块上海牌香皂,那是她唯一的“奢侈品”。 分配到60军180师野战医院后,她跟着老兵学战地救护,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用止血带捆住伤员大腿,用吗啡针缓解剧痛,甚至用嘴吸过伤员肺部的脓血。 班长说:“这丫头比男人胆子还大”。却没人知道,她每晚躲在坑道里给家里写信,泪水哭湿了信纸:“妈,这里的山和咱家后山一样青,等胜利了我带你来看。” 1951年5月21日,第五次战役后期,180师陷入美军重围。野战医院接到撤退命令时,张道华主动申请护送伤员。 她用绑绳把伤员捆在背上,步枪斜挎在胸前。第一晚突围时,美军照明弹把山谷照得锃亮,子弹咻咻擦过耳边。老兵曾教过她:“子弹声音尖是远处,沉闷就是近处”。 当头顶传来闷响时,她没有丝毫犹豫扑倒在伤员身上,用身体为他挡弹,没有声响后,继续咬牙往前爬。 伤员看着她的衣服已经被血染红,她却笑着掏出水壶:“没事,就当洗了个凉水澡。” 5月23日,张道华返回寻找掉队的伤员时,被美军巡逻队发现。机枪快速扫射,她在倒下前用最后的力气,把伤员推近坑里,自己却被弹片击中。 雨水灌进口鼻,张道华被呛醒,她伸手摸了摸眼睛,好像看不见了。她努力想爬起来,却发现右腿也骨折了,只能用胳膊和腿配合着往前蹭。 张道华顺着记忆里志愿军撤退的方向爬,突然听到远处一口洋文的声音传来,她快速滚进臭水沟,抓起泥巴涂满整张脸,连嘴唇都抹上烂泥。 枪管狠狠戳在她腰上,她屏住呼吸,任由敌人用力踹着腹部。直到他们远去才继续往前爬。她记得出发时伤员说过:“顺着枪声稀疏的方向走,那边有志愿军。” 她数着心跳计算时间,每爬50步就用步枪戳地判断地形。碰到铁丝网就往左绕,听见流水声就往右,因为志愿军常沿河设隐蔽哨。 最绝望的时刻是迷路。她摸到了一具志愿军遗体,从他口袋里掏出半块压缩饼干,咬了一口突然失声痛哭:“同志啊,你怎么没跟着队伍走?” 哭完后又把饼干揣回自己口袋,继续爬。后来才知道,那是她护送过的伤员之一。当听见“向后转,齐步走”的口令时,她已经爬了数公里,双手血肉模糊,衣服也破成了布条。 回国治疗时,医生告诉张道华:双眼角膜破裂,永久性失明。17岁的她紧紧攥着身下白床单问道:“我还能当护士吗?”得到“不能”的答案后,她自请退出部队,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她学盲人课本,学按摩。 1953年,她在北京盲人学校毕业,成为建国后第一批盲人按摩师。在诊所里,她能凭手指触感找到患者的穴位,力度精准到让病人惊讶。 有人问:“你后悔上战场吗?”她却摸着胸前的三等功勋章笑了:“我背回来七个伤员,其中三个现在还活着,这就够了”。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9评论】【64点赞】
性情中人
为女英雄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文坚
致敬最可爱的人
四川印象
敬礼,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