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就被立为皇太子的天顺帝,为什么当皇帝42天就被赶下台?
天顺帝阿速吉八是一个根红苗正的皇帝,他的曾祖是忽必烈最喜爱的真金太子,他的祖父是真金太子的嫡长子晋王甘麻剌,他的父亲是甘麻剌的嫡长子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他作为也孙铁木儿的嫡长子,5岁就被立为皇太子,然而他当皇帝后仅仅42天就被赶下台,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阿速吉八被立为皇太子后,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虽然他的父亲泰定帝是个汉化程度比较低的皇帝,但他依然把李世民的《帝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样的汉人典籍翻译成蒙古文给阿速吉八看。
当阿速吉八9岁的时候,泰定帝在上都去世。由于过了一个多月,当权的左丞相倒剌沙还没有立阿速吉八当皇帝,因此签书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在大都拥立元武宗的儿子、25岁的图帖睦尔当皇帝,也就是元文宗。过了20天,倒剌沙随后拥立阿速吉八当皇帝,也就是天顺帝。一个国家两个皇帝,战争自然无法避免,于是两都之战由此爆发了。
燕帖木儿发起战争的理由是倒剌沙迟迟不立皇帝,是想专权。倒剌沙确实专权,但是他一个月没有立皇帝也是可以解释的。元朝皇帝去世后,一般由皇后监国,在皇后的主持下召开忽里台会议拥立新君,所以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同时,就算燕帖木儿认为倒剌沙做法不对,他也不该另立皇帝。另立皇帝性质就变了,指责倒剌沙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
所以,这场战争表面上看来,是阿速吉八和图帖睦尔争夺皇位的战争,但实际上是倒剌沙集团和燕帖木儿集团争夺朝廷控制权的斗争。当元朝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时候,皇帝基本上已经成为傀儡皇帝。同时,由于泰定帝阻止汉化,大量重用蒙古及色目贵族,朝廷被这些蒙古及色目权力大臣所掌控。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速吉八的悲剧,他的父亲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两都战争不只是在两个朝廷之间展开,蒙古诸王也参与了进来,变成了全国性的大战,比如齐王月鲁帖木儿就发兵帮助大都集团,辽王脱脱、梁王王禅发兵帮助上都集团。最终上都集团战败,倒剌沙不得不带着阿速吉八投降。一个月后,倒剌沙被处死,而天顺帝阿速吉八则不知所终,有史料说阿速吉八被害,也有史料说他逃走了。但显然,大都集团是不会容忍这样一个小皇帝存在的,杀死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元文宗上台后,宣称泰定帝和元顺帝都是非法皇帝,不给他们上庙号、谥号,也不给上蒙古汗号。
阿速吉八只当了42天皇帝就被赶下台,这是他人生的悲剧,也元朝后期政治混乱的一个缩影,这也意味着,元朝离最终覆灭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