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八国联军中,俄罗斯为什么是唯一一个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列强”?很简单,因为俄罗斯选择了保留并融合他的殖民地,这就类似于曾经拥有北部非洲和法属赤道非洲的法国,他身上是有包袱的。 19世纪的伦敦和巴黎,殖民者们正忙着把殖民地的黄金、橡胶和蔗糖装船运回本土。而莫斯科的沙皇却在做着截然不同的选择,他把西伯利亚的冻土、高加索的山脉和乌克兰的黑土地统统纳入版图,这种选择在当时看似风光无限,却为俄罗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俄罗斯的帝国包袱有多重呢?西伯利亚占全国面积的77%,但人口仅占23%,且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至零下50度,开发成本是中东石油的3倍以上。 这些地区的经济贡献也严重拖后腿,2022年西伯利亚联邦管区GDP仅占全俄9.26%,北高加索联邦管区更是只有2.21%,而莫斯科一个城市就贡献了20.27%的GDP,这就像一个人背着30公斤的书包跑马拉松,不累垮才怪。 反观英法,人家早在二战后就果断甩包袱,英国把印度、埃及等殖民地放生,转而通过英联邦维持影响力;法国则在阿尔及利亚战争后放弃北非,专注发展核电和奢侈品产业。 结果呢?英国人均GDP从1950年的3000美元飙升到2023年的4.95万美元,法国从2500美元涨到4.47万美元,而俄罗斯呢?2022年人均GDP仅1.01万美元,还不如中国东部发达省份。 此外,俄罗斯对殖民地还十分“溺爱”,沙俄时期就给西伯利亚原住民国民待遇"苏联时期更是把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区的居民当自家人,这种公民权普惠政策在当时看似进步,却成了经济的沉重负担。 以乌克兰为例,苏联时期为了扶持这个欧洲粮仓,莫斯科每年投入大量补贴,结果导致乌克兰形成畸形经济结构,重工业占比高达70%,轻工业几乎为零。 这种输血式发展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2022年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人均GDP仅4467美元,不到莫斯科的14%,但当地居民享受的医疗、教育福利却和首都居民一模一样。 而英法的做法则聪明得多,英国在殖民地独立后,通过技术援助和投资合作继续获利,却不用承担福利开支;法国在北非保留军事基地和经济特权,却把教育、医疗等责任推给当地政府,这种甩锅式殖民让英法既赚了钱,又不用背黑锅。
俄军明明有机会拿下乌克兰,久攻不下的真正原因,印证毛主席的一段预言。大俄怎么就把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