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稀土管制、波音禁购等组合拳,美国财长紧急向中方发出会晤邀约。不料中方却突然临阵换将,这场贸易博弈是否会迎来转折点? 最近,美国好像有点撑不住了。这场贸易对抗战,原本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戏,但在中国接连甩出反制大招后,他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了。
中国先是一纸禁令,拒绝购买波音飞机及其零部件,再者针对部分美国人员签证设置限制,再加上个稀土出口管制。这种种“神操作”让特朗普紧张起来,于是他直接摊牌,想要把底牌摆上桌面。 据内部消息,美国又开始放大招了,一方面,他们试图说服七十多个国家禁止中国公司在这些国家设立生产和贸易机构,想以此来挡住中国商品的转口之路。 另一方面,则威胁要将对华关税上调至245%。这个让人一听就觉得十分荒唐的数字,显然是想通过极限施压逼中国就范。 然而,这招棋真能制胜吗?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亮,为的是逼各国在中美之间做个抉择,好看看谁更有领导力。不过,真相往往和计划事与愿违——原以为各国会站在美国这边,但结果盟友们却一个个纷纷向中国靠拢。
大家逐渐看清美国的真面目,都不愿意追随美国对中国施加制裁。就这样,特朗普的单打独斗显得有些孤立无援。 在这其中,欧盟迅速开启与中国的谈判,准备取消那些,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高额惩罚性关税,并放开了“最低售价限制”。韩国也不甘落后,紧急派出超过40人的代表团赴华,就中韩自贸协定进行磋商。 目前,许多国家都主动参与到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唯恐在美国的威胁下自己成了池鱼。 尽管特朗普嘴上硬气,声称美国政府会保护本国农民,并且表示“优势在我”,还套话说中国想达成协议。但本质上,美国已经意识到了长期高关税,对于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而美国财长的两个举措,就显露出他们心虚的端倪。
一方面,美财长指出,美方希望同中方达成一份贸易协议,毕竟没有人希望高关税局面长期持续。 另一方面,他堂而皇之地向中方发出邀请,希望在即将举办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不过需要留意的是,当下双方并未就此做出任何具体安排,这似乎暗示着只要中方应允,双方随时能够就相关事宜展开洽谈。 与此同时,中国突然临阵换将,更换了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为李成钢。这一人事变动看似简单,却暗藏深意,预示着中国可能已经为接下来的中美谈判,提前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毕竟,最终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是想办法回到谈判桌上。
新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是一位在贸易谈判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其丰富的经验,必将有助于整合谈判团队,减少内部协调问题,从而在技术细节上争取更多利益和谈判回旋余地。他的上任不仅能够保持中国对美强硬的态度,同时也为双方未来的谈判留出了余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成钢过去在商务部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尤其是在反倾销调查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四年前,他被任命为中国驻世贸组织代表,可以说在国际贸易领域积累了广泛的知识和阅历。 中方突然做出这样的调整,可能包含了3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中国强化了谈判的专业性,以应对美国那一套极限施压。对于特朗普集中火力对付中国的计划,我们需要一个更专业的团队来精准应对,避免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其次,新的人事安排有助于统一立场,减少内部协调成本。在美国,关税政策内部的分歧已显露无遗。通过整合谈判团队,中国可以避免因内部矛盾,而削弱与美国博弈时的议价能力。 最后,中国一方面强硬反制,另一方面留足了谈判空间,让对话变得更加灵活。相较于全面对抗,中国的新任谈判代表李成钢凭借其专业背景,可能会在技术细节上争取更多的回旋余地,同时也为争取时间。 事实上,美国发起全球关税战易如反掌,想要全身而退却难上加难。不论是日本还是欧盟,都已明确表态拒绝向美国屈服。特朗普想搞定还在谈判中的伙伴们,已有不小的难度,更何况中国这位“硬骨头”。
美国应该意识到,对中国施压不是长久之计。若要实现尽早的谈判,美方需纠正错误态度,以对等尊重的方式与中方展开务实对话,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如今,美财长已经开始积极寻找台阶,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和方式来结束这场持久战。但中方的谈判条件早已明确摆在台面上,接下来就要看美方是否能迈出关键一步。
欢声笑语
一个财长操哪门子心,僭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