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办法真的总比困难多啊!” 一位老师爆料,学校新来了个超特别的校长。为提升学校声誉,一上任就狠抓教师考勤,一天四次签到,每次 2.5 元,校长亲自记录。一开始有些老师不在意,可看到真发钱,就都自觉起来了,现在老师们都能主动考勤。接着,校长又狠抓教学成绩,设立奖金制度,月考成绩好的老师能拿奖金。学校评先评优、奖金分配还有职称评审,都和教学成绩挂钩。关键是,这位新校长不收礼、不喝酒,每天最早到学校,最晚才离开。好多人都纳闷,他这么做究竟图啥呢? 这事儿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方式短期内确实能迅速提升学校整体水平。长远来看,还是要发挥绩效考核的原本作用。当校长就得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不过,网友觉得频繁考勤不太好,偶尔抽查就行,毕竟老师们大多都很自觉。均衡分班也至关重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则更佳。 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校长哪来的钱发奖金呢?就算是私立学校,也不太可能每月都发教学奖吧。要是这么发奖金,最后遭殃的可能是学生,老师们说不定会想尽办法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 还有网友分享,他们学校是公立的,每学期从绩效里拿出一部分钱发奖,全县第一名发一千,第二名八百,第三名六百,再往后就没了。级部主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考得好也有钱拿,每年要支出十多万,也没人管绩效发放是否合规。 周少对这位新校长的做法大为称赞,直呼办法总比困难多,校长确实很有水平,管理很有一套,清楚老师们在意什么,工作都抓到点子上了。实际上,人都是有趋利性的,这种利益引导确实能激发老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果。但这也难免让人怀疑,短期内或许有效,时间长了可就不好说了。就像网友问的,这钱到底谁出,从哪来,确实得弄清楚。大家对这位新校长的做法怎么看呢?
如果一所学校出现下面这些情况,说明它正在走下坡路1.校长的架子越来越大
【2评论】【19点赞】
戛纳
反人性功利性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