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左宗棠之曾孙想回上海,写信给市委,请求分一套低楼层的房,却被他任上海副市长的女儿拒了。 面对女儿的拒绝,左景鉴不仅没有生气,还对女儿的做法十分满意。 左景鉴出生于1909年,他的一生都在从事医学,战争爆发之后,左景鉴身为一名医生,毫不犹疑的奔赴战场,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来为战士们治疗,尽己所能的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从始至终,他都在向着自己的曾祖左宗棠看齐,绝不辱没左家家风,对于自己的儿女,也是十分用心的教导。 在他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退下来之后,他就被分配到了上海中山医院,担任了副院长这一职位。 与此同时,他因为工作以及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在上海分到了一套房子,一边工作,一边教导儿女,生活称得上安稳。 不过左景鉴始终忧心国家的发展,在得知国家准备支援内地的医疗建设的时候,左景鉴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报名,放弃了在上海的一切。 那时候家人对他的决定并没有异议,因着左景鉴的教导,他的儿女对建设国家也是非常上心的。 只是在房子的问题上,左景鉴的女儿左焕琛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因为左景鉴是想把国家分配给他的那套在上海的房子重新上交国家的。 在他看来,他之所以会分到房子,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他的工作,既然他都要离开了,那房子自然也应该重新上交。 而女儿之所以不同意,则是因为她需要留在上海,刚刚考上复旦大学的左焕琛没有办法随着家人一起离开上海到重庆去。 一旦房子上交,她就没有地方住了,但不管左焕琛如何抗议,左景鉴都已经下定决心。 在左景鉴看来,女儿在学校的时候可以直接住宿舍,放假之后女儿到重庆去寻找他们就可以,他在上海没有工作,就不应该再占着资源。 此后左景鉴就一直在重庆工作,为重庆的医疗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儿女也是各自成材。 因为有着左景鉴的悉心教导,女儿更是成为了上海副市长,一家人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左景鉴也已经退休,这时候的他想要回到上海,虽然上海并不是他的家乡,但他在上海生活的时间更多。 上海对他来说也是不一样的,最后的这但日子,他也希望可以在上海度过,只是如果去了上海,他就没地方住了。 得知左景鉴想法的外甥为了满足左景鉴的心愿,偷偷写了封信给市委,希望能够给左景鉴分配一套低楼层的房子,让他可以满足心愿。 这也就是左景鉴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他也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外甥这么做的。 当时上海的房源本就紧张,左景鉴也不愿意因为自身原因而给国家带来麻烦,这和他的理念并不相符。 市委工作人员也是十分公正的,并没有因为左景鉴的女儿是副市长就给左景鉴分配房子。 最起码当时的左景鉴是不符合分配房子的标准的,而左焕琛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也并没有做什么,而是默认了工作人员的这一做法。 左焕琛始终记得父亲对自己的教导,一开始的时候,他对自己父亲执意要将房子上交国家的举动感到十分不解。 但是一路走到现在,她也已经明白了父亲的苦心,而她虽然是上海副市长,但也不能用这个身份来为自己谋取私利。 左景鉴在得知这件事之后先是大怒,在得知女儿的做法之后又十分欣慰。 最终,左景鉴是在重庆逝世的,虽然没能再度回到上海,但是他让自己的家人把他的骨灰洒到了长江,希望能够在死后,再看一看上海。 左景鉴的女儿左焕琛也一直都记着父亲对自己的教导,记着左家的家风,一心为百姓做事,从不偏私。
1996年,左宗棠之曾孙想回上海,写信给市委,请求分一套低楼层的房,却被他任上海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4-18 13:41:0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