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已经研发二款被称为六代机的新型战斗机,已被西方媒体加上暂时编号,在南方被发现的称为“歼-36”战斗机,在北方被发现的称为“歼-50”战斗机,前者因亮相多一点,显得更出名一点,后者就显得少有人知。如今美国媒体《1945》网站开始关注“歼-50”战斗机,在2025年4月15日的报道中,对“歼-50”战斗机大加评论,认为应开始关注它的情况。
与“歼-36”战斗机相比,“歼-50”战斗机公开信息更少,通过仅有的几张照片,可以显现“歼-50”战斗机的部分主要特点。美媒分析认为,“歼-50”战斗机代表着中国空军潜在的下一代战斗机,可能执行空中优势任务和快速反应拦截,或者称之为“空中优势战机”。 “歼-50”战斗机采用独特的兰姆达机翼设计,目的为提升机动性和敏捷性,以及超音速性能和增强的空中缠斗能力。虽然“歼-50”战斗机具有隐身特性,但是更优先考虑机动性。所采用的兰姆达机翼,具有阻力相对较低,且结构简单的优点。在超音速下使用时表现良好,还具有良好的低速操控性和足够的内部容积,有利于增加油箱容积,以及方便加强结构强度。
从设计上说,“歼-50”战斗机比“歼-36”战斗机更狂野?只能说,“歼-50”的机翼设计更适合于空战,如果简单从空战的角度看,称为狂野,也算正常,毕竟空战的最后就是战机性能和飞行员胆量的“决斗”。 只是在美国媒体《1945》网站的文章中存在有意贬低的意思。美媒怀疑:歼-50战斗机属于“半隐身五代机”,只是用于补充歼-20战斗机,只是歼-10战斗机的替代型号,用于与歼-20战斗机协同作战。 美媒有意压低“歼-50”战斗机的性能水平,称其尺寸和机动性与F-16战斗机大致相同,在多用途能力方面可能类似F/A-18战斗机,由于采用更现代化的设计,以及先进航电,可能会接近F-35战斗机的水平。反正美国媒体《1945》网站一心将“歼-50”列类为五代机,属于歼-20战斗机的补充。完全没有意识到,如果其对“歼-50”战斗机设计特点的评估正确,那么意味着,重新定义未来空战。“歼-50”战斗机既有良好的隐身性能,更有高速的特点,机动性更强,在空战中绝对会占据优势的。
中美在六代机领域的差距相当明显,美国接受不了落后的局面,只能贬低中国的六代机,也算是美国传统了,但是掩盖不了真相。美国空军的六代机才刚上马研发,2025年3月21日才公开由波音公司中标。美国海军的六代机尚没有确定承包商,处境也不好。甚至在看完印度媒体《欧亚时报》4月15日的报道,不得不让人们产生一种忧心:美国海军六代机随时会夭折? 美国海军的六代机,要求这么低?(印媒报道截图) 美国海军有六代机项目称为,F/A-XX,为舰载六代机,预计将在2030年代取代F/A-18E/F战斗机,目前尚没有确定其研发承包商,只是简单提出几项要求,根据2025年4月初,美国海军空战总监唐纳利少将的说法:一是,比航程将达到现有舰载战术飞机的“125% 以上”;二是,雷达反射面积将小于F-35战斗机
如此要求并不合理,更大的航程被视为一种负担。本来美国海军希望借F/A-XX让航母可以远离东亚海岸线,可是伴随着东风-21D和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入役,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范围扩大,美国航空母舰必须进一步远离以保证,这个距离完全超出了F/A-XX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数倍之多,是否增加航程显得无意义。单纯增加25%的作战半径,是否能够打击内陆目标、能否能够在争议的空域内作战、是否能够安全返回、是否需要加油机支援等等,都成了未知数。而且,单纯为了加大航程,在技术上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F/A-XX技术方案一直没确定,也因为确实有风险 美国海军的F/A-XX舰载机关于提升隐身方面,提出了减少雷达反射面积、红外抑制和广谱电子对抗措施,但是只是理论上,具体效果不明。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只是空谈。目前没有确定设计方案,还在进行承包商上进行进一步选择,已确定由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进行最后竞争。
在2025年4月,尚没有确定承包商,在2030年代服役,可能就是一个空谈,可能要拖到2040年代,到那时可能面对的将是中国的七代机。无论是“歼-36”,还是“歼-50”战斗机,在2030年代服役毫无压力,到2040年代,我们的七代机可能都开始试飞了。 美国在六代机领域已经落后,进度上落后至少5年,如果美国动作再慢一点,可能不止5年。现在美国媒体质疑“歼-50”战斗机是不是六代机,只能证明美国的失败。而且,美国人在看完“歼-50”之后,更应该重新反思自己的F/A-XX性能参数,是不是提的太“保守”了?可再修改下去,成本还会进一步升高,到了无法负担的地步,那F/A-XX这个项目“夭折”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