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给她转正!”2岁幼童掉入40米深井,00后女辅警主动请缨!当众人想把她先拉起时,她的一句话让人哽咽了!她说:“不要拉我,先把孩子拉上来......”网友:如果不给她转正,我相信每一个看到视频的网友都不会答应。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先拉孩子!”这令人心痛的呼喊,响彻在深达40米的废弃水井旁,也深深触动着观看救援视频的网友。一位年轻的女辅警,头朝下悬在狭窄的井壁,脸上沾满泥浆,安全绳在她身上留下清晰的血痕。究竟是怎样的力量,支持着她在这与死神争分夺秒的13分钟里,完成了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 那是4月16日的上午,十点四十五分,地点是新疆和田洛浦县杭桂镇兰干艾日克村。两岁的艾力正在玩耍,一个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没人用的老水井里。井口非常窄,直径还不到半米,井壁又潮又滑,井底的空气也很稀薄,这口井简直像个吃人的无底洞。消防员叔叔们赶紧用无人机往下看情况,无人机拍到的画面让人特别担心:艾力宝宝小小地缩在井底,哭的声音也很小很弱,让人听了很难受。 危急时刻,25岁的女辅警布帕太姆毫不犹豫:“我下去!”她快速脱掉警服外套,露出了被汗水浸透的T恤,她身形单薄,看起来似乎很容易被黑暗吞没。消防队长有些迟疑,因为井下的状况还不清楚,存在着各种危险,但她已经坚决地系好了安全绳,纵身进入了深井之中。 这口深井像一个巨大的监狱,困住了布帕太姆,让她身心俱疲。井口很窄,她只能头朝下进入井中。每往下移动一米,她的身体都要承受剧烈的扭转,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井底的空气非常稀薄,就像身处海拔五千米的高原,每一次呼吸都让人感到刺痛。 头顶的绳索晃动不停,井壁的石块随时可能掉落,死亡的威胁时刻存在。但她脑中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救出孩子!经过十三分钟,对讲机里传来布帕太姆虚弱的声音:“孩子还活着!”救援人员开始拉起安全绳,她拼尽所有力气喊出那句维吾尔语:“先拉孩子!”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深受感动。险境重重,她的行动展示了母爱的伟大,救人的决心盖过了对自身安危的顾虑,最终成功保全了孩子的生命。 布帕太姆的事迹让她迅速成为焦点,赢得无数赞誉。同时,她的故事也让我们开始关注辅警这个群体的真实处境。在新疆,辅警的数量受到严格控制,他们都是合同工,想转为正式警察非常难。布帕太姆的工资每月大约3500元,远低于正式警察,甚至不到他们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辅警没有独立的执法权力。 想要升职加薪,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一位辅警私下表示,他们就像警察的影子一样,遇到紧急情况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但在薪资待遇上却低人一等。 布帕太姆的英勇行为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希望能特别提拔他成为正式警察。不过,也有人担心,这样做可能会破坏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法律方面的网络红人“法眼观天”提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清楚地写明,辅警不能从事执法工作。这件事的讨论,不仅仅关系到布帕太姆个人的未来,更触及到社会公平公正的核心问题。 新疆本地的一些自媒体平台发起了一个向辅警致敬的活动,许多辅警纷纷晒出自己的工作照片,展现了他们平时默默工作的状态。由于舆论关注度比较高,新疆公安厅表示正在研究如何奖励布帕太姆,既要表扬她的英雄行为,也要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布帕太姆的事迹告诉我们,英雄不一定非得是影视剧里那样轰轰烈烈的人物,普普通通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伟大的事情。他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是奉献,是责任,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我们应该好好想想,怎么在规矩允许的范围内,给像布帕太姆这样的英雄应有的奖励和尊重。如何在保证制度的公平公正的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对英雄的关怀和温暖? 这不仅仅是辅警待遇的问题,更关乎我们社会的道德良心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努力建立一个更公平、更公正、更和谐的社会,让每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尊重和保障,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认可。
“必须给她转正!”2岁幼童掉入40米深井,00后女辅警主动请缨!当众人想把她先拉
笔杆子说
2025-04-18 17:26:3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