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梁启超把全家人接到了日本。他一见到妻子的“陪嫁丫鬟”王桂荃,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妻子李蕙仙默默地把一切尽收眼底。一个夜晚,她和梁启超说:“我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你和桂荃圆房吧!” 梁启超,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人物,1873年出生在广东新会一个普通的书香人家。小时候就聪明得不行,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脑子转得快,读书也扎实。后来拜在康有为门下,深受改良思想的熏陶,成了维新运动的急先锋。1895年,他跟康有为搞了个“公车上书”,想靠请愿推动国家改革,虽然没成,但名声一下子传开了。到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被清政府通缉,只能跑路到日本,开始了流亡生涯。在日本,他没闲着,办报纸、写文章,像《清议报》《新民丛报》,用笔杆子唤醒国人,成了启蒙思想的领军人物。 不过,梁启超的光环再亮,家里的事也少不了俗套。他老婆李蕙仙是北京人,家里有点背景,知书达理,性子也好。1891年,经她哥李端棻介绍,她跟梁启超认识了。梁启超那时候才华横溢,满脑子救国救民的大道理,李蕙仙被他吸引,俩人很快结了婚。婚后她没少操劳,生了仨孩子,还得管家,梁启超忙着革命,她就默默当后盾。家里大事小事她扛着,梁启超才能在外头风生水起。 1899年,梁启超在日本待了一阵子,实在想家,就把李蕙仙和孩子们接了过去。随行的还有个王桂荃,李蕙仙的陪嫁丫鬟。那天在码头,梁启超看到王桂荃,眼睛明显一亮。王桂荃长得不错,气质也好,梁启超估计是没见过这么耐看的丫鬟。李蕙仙多精明啊,丈夫这点小心思哪能逃过她的眼睛。她没声张,心里却开始盘算开了。 李蕙仙嫁给梁启超这些年,生了仨孩子,但只有一个儿子。她知道梁启超忙事业,自己身体也不算太好,没能多生几个,心里多少有点愧疚。加上那年月,男人有个三妻四妾不稀奇,她就动了念头,想让家里多点人气。她看王桂荃老实本分,又跟了自己多年,信得过,索性就下了决心。一个月后,她跟梁启超摊牌,说已经安排好,让他跟王桂荃圆房。梁启超估计也没想到老婆这么大度,愣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头。 王桂荃呢,本来是李家买来的丫鬟,从小伺候李蕙仙,1891年跟着她嫁到梁家。她性子软,做事勤快,梁家上下都挺喜欢她。梁启超以前忙,没怎么注意过她,直到这次日本重逢,才算正眼瞧上。按李蕙仙的安排,王桂荃成了梁启超的妾,搬进梁家的小院,开始过日子。后来几年,她给梁启超生了六个孩子,家里一下热闹起来。 王桂荃不光顾自己的孩子,对李蕙仙的仨孩子也特别好。她手脚麻利,家里活计都干得妥妥当当,孩子们的衣服破了她缝,早上饭她做,还教他们认字念书。孩子们慢慢跟她亲起来,虽然梁启超嘴上不承认她是正牌太太,私下里孩子都管她叫“娘”,不肯只喊“王姨”。梁启超那人,公开场合老讲“一夫一妻”,但家里这事他也没法完全按原则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24年,李蕙仙生病去世,梁启超伤心得不行。家里没了主心骨,王桂荃就顶了上来。她管家务、照顾梁启超,把九个孩子拉扯大。梁启超1929年在北京去世后,她更是一肩挑起所有担子。那时候梁家没啥钱,她省着用,把每分钱都花在孩子教育上。结果呢,九个孩子个个有出息,成了国家的栋梁。她自己呢,一辈子没名没分,晚年也没享啥福,但梁家人都念她的好。 说起来,王桂荃这辈子挺不容易。她没啥野心,就是老老实实做事,把梁家撑起来。李蕙仙当初那决定,算是把她推上了另一条路。她没抱怨过,默默付出一生,梁家后人提起她都眼含敬意。她跟梁启超的感情,说不上多浪漫,但她对这个家的贡献,谁也抹不掉。梁启超是大人物不假,可家里这些事,也让他多了点人味儿。
1938年,国民党少将陈尔晋的新婚妻子突然变了个人。每天浓妆艳抹出门,深夜才醉醺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