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大臣韩宜可,穿着补丁衣服,怀疑他作秀,便悄悄去查访。结果到了他家,看见他

红尘漫步人生 2025-04-18 19:43:45

朱元璋见大臣韩宜可,穿着补丁衣服,怀疑他作秀,便悄悄去查访。结果到了他家,看见他全家都衣着补丁。朱元璋怒了,心想他是不是作戏做全套,联合全家欺瞒自己,便开门见山道:“你是不是把钱都藏起来了?” “这就是我全部的财产,我从不藏钱,您若不信大可将臣的家里搜查一遍”,说着便将一个木匣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呈给朱元璋看。 里面根本没有什么银两,更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其实朱元璋对韩宜可本就是非常看重,只是想试探一番,竟然没想到他真的就如表现出来的那般贫穷。 “你行事节俭,身为朝廷官员能做到不贪利,只为国,朕深感欣慰,也是我朝之幸” 与历史上众多皇帝的高贵出身不同,朱元璋的基业不是继承来的,而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打下来的。 本是穷苦家庭出身,幼时的朱元璋吃过不少苦,还当过和尚。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受时局的影响,朱元璋的和尚没做几年便投军去了。 一个朝代建立之初都是欣欣向荣的,但是在后期难免会犯很多朝代灭亡的错误,元朝也是如此。元朝晚期,因不满朝廷通统治,各地起义活动频繁发。 朱元璋虽然以前只是个和尚,但是在军中确实很有才能,在起义活动中立下不少功劳,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随着自己的威望越来越大,朱元璋的追随者也多了起来,一度拿下了了江南地区。 眼看自己的势力更加强劲,野心也就有了,在经历多次讨伐战役之后,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的明朝建立了。 自己是过苦日子苦过来的,朱元璋自称帝以后,为了给百姓一个安稳的日子,便对全国进行整顿。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朱元璋确实有治理天下的才能,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洪武之治”,可见其为国为民之心。 尤其注重官吏的清正廉洁之风,“为官者当利国利民,抑奢侈、弘俭约”。所以当他看到韩宜可的穿着打扮虽然比不上其他官员的华丽,甚至是十分简陋时,便起了疑心。因此就有了开头的一幕,但是事实上的韩宜可就是如此清贫。 作为无数言臣“偶像”的韩宜可,是出了名的直言不讳。自进入官场以来,韩宜可作为言官,可以说是对自己“对上劝谏、对下监管”的职能履行的淋漓尽致,没有任何的私心。 当时的丞相胡惟庸仗着皇帝的宠爱“为非作歹”,不仅拉帮结派还对皇帝多进谗言。韩宜可对此十分不满,虽然朝中其他官员碍于胡惟庸的权势不敢得罪,但是韩宜可可不是“软柿子”。 一天正当朱元璋与胡惟庸等人闲聊时,韩宜可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那写满他们罪行的奏章呈了上去。 别人“打小报告”都是私下呈上,而韩宜可面对权贵丝毫没有畏惧,甚至就这样呈了上去,可见其耿直。 “胡惟庸等人行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勾结权贵,是奸佞之人,应当处死” 如此直言,让朱元璋一时震怒,并抓入狱中,但是没过多久就被放出来了。 但是伴君如伴虎啊,尽管此前不管是韩宜可的直言劝谏还是清正廉洁,都深得皇帝赞赏,但是身为言臣总会因言行受到皇帝的惩罚。 而韩宜可也是如此,后来因劝谏触及朱元璋的底线,虽没有受到大的惩罚,但是也被惩戒。后来贬之后的韩宜可到了晚年又再次得到了建文帝的任用,并且在任职期间去世。 当然关于韩宜可的死亡也有争议,有人说是惹怒了皇帝被杀了,也有说因病去世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朝廷中能有这样一位敢说敢做的人是百姓之幸,也是国家之幸。 参考资料

0 阅读:1080

评论列表

耶鲁科技

耶鲁科技

8
2025-04-18 21:05

赐鸡20只,赐织布机一张,赐牛一头,赐水田20亩,赐猪2头,赐毛驴一头,赐棺材一张,都不值什么钱,但是每个官员有这些基础的生活物质就可以有个最低活下去的保障,张居正搞得税法应该给官员上个低保。

猜你喜欢

红尘漫步人生

红尘漫步人生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