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要是走了,你用他的肾,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可以。”孝天的奶奶找到儿媳周璐说。2014年,当呼吸机警报响起时,孝天的手指仍保持着比划"OK"的姿势,闭上眼睛后,他的肾脏被医生移植给了自己的母亲。当孝天用童稚画出肾脏结构图时,他或许还不懂器官捐献协议上的拉丁文术语,却比任何人都清楚"生命延续"的重量。儿子生前最后一句话:我是妈妈的男子汉,我死后让妈妈替我活着,妈妈,等我病好了给你染金头发。 荆楚大地的春寒里,同济医院移植科的监护仪发出规律蜂鸣。 2014年4月2日凌晨三点,七岁的孝天在母亲掌心画完最后一颗星星,睫毛永远停驻在玻璃罩凝结的霜花上。 这场持续三年的生命接力,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完成交接。 三年前深秋的武汉街头,周璐攥着自己尿毒症的诊断书踉跄跌坐在地。 梧桐叶在脚下碎成金箔,她突然想起儿子上周在幼儿园发烧时滚烫的额头。 "省下的钱给小天买钢琴吧。"她将诊断书塞进背包最底层。 那天深夜,他听见丈夫压抑的啜泣——一个三十五岁的男人正对着透析费用清单发抖。 命运的齿轮在2012年加速转动,噩梦再次降临在这个脆弱的家庭。 也许,在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中,6岁幼童孝天才是最坚强和乐观的那个人。 孝天数学竞赛获奖的喜讯未及晾干,北京天坛医院的脑瘤诊断书又让全家坠入冰窟。 六岁的孝天被诊断出脑瘤确诊。 化疗掉光的头发黏在枕头上,男孩却依然惦记着母亲的病情,坚持每天用录音笔录下"妈妈要活下去"。 周璐看着儿子蜷缩在放疗室门口啃冷馒头,突然发现他校服第二颗纽扣松了——那是他五岁时用捡来的易拉罐铝片改造的"高级纽扣"。 2013年平安夜的病房飘着消毒水味的寂静。 孝天摸索着给母亲染发,染膏蹭在他手背像块化不开的煤灰。 "妈妈,等我病好了给你染金头发。"他不知道化疗药物正将他的红细胞变成脆弱的琉璃。 当CT显示肿瘤转移时,这个总把止痛药藏起来的孩子,第一次在母亲面前哭出了声。 转机出现在2014年惊蛰。 奶奶在病房外撞见周璐偷藏止痛针,颤抖着说: "小天这肾,跟你配型正好。" “小天要是走了,你用他的肾,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可以。” 监护仪的滴答声里,孝天听见母亲强忍呜咽的呼吸声。 孝天摸索着在作业本上画满肾脏解剖图,那些歪斜的线条比任何器官模型都精确——这是他在生物课偷藏的课本,每夜就着应急灯的冷光临摹。 4月1日傍晚,孝天坚持要坐起来看夕阳。 晚霞把病房墙壁染成血色时,他忽然说:"妈妈你看,云朵像不像我们家阳台上晒的腊肉?" 周璐把脸埋进儿子枯瘦的掌心,咸涩的泪水渗进他手背的留置针胶布。 当呼吸机警报响起时,男孩的手指仍保持着比划"OK"的姿势。 儿子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我是妈妈的男子汉,我死后让妈妈替我活着。 当孝天用童稚画出肾脏结构图时,他或许还不懂器官捐献协议上的拉丁文术语,却比任何人都清楚"生命延续"的重量。 当孝天的肾脏在母亲血管里重新搏动时,"生命延续"和亲情的伟大触动了关心这段母子的每一个人。 创作来源: 央广网,《湖北捐肾救母男孩离世 妈妈含泪接受换肾手术》
“小天要是走了,你用他的肾,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可以。”孝天的奶奶找到儿媳周璐说
子焓
2025-04-19 06:34:20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