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一个新疆队。小职员竟然“叫板” 钱学森,写信指出钱学森发表的文章存在错误。没想到,竟获神转折人生。
这位写信给钱学森的小伙叫郝天护,一天,他在阅读阅读钱学森写的一篇论文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个公式可能用错了。
本着求真的科学态度,郝天护演算了好几遍,发现还是错的。
此时的郝天护内心很纠结,他想写信告诉钱学森,可又怕得罪钱老,毕竟钱老已经岁科学家的权威,而他自己,只是一个小职员而已。
思虑再三,他还是提起了笔。
当然,他也没指望这封信会得到回应。
很快,郝天护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直到有一天,郝天护收到一封信,竟然是钱老的回信。郝天护非常激动,拿着信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着。
在这封回信中,钱学森态度非常诚恳,言辞也朴实,没有摆架子,充满了谦卑之情。
钱学森写到:钱学森说:“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一个很能专研的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的错误必须及时指出,以免后来的工作者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误事。”
郝天护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学术大拿竟然这么和蔼可亲。可更让他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钱学森竟然将他的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力学学报》,并进行发表。
郝天护没有想到,钱老竟然对自己的错误,没有丝毫的掩饰,而是直接承认,并且公诸于众,这不禁让郝天护对钱老的胸怀佩服得五体投地 。
郝天护不知道的是,他的文章得以发表,是钱老在后面助力。
当初,编辑部收到郝天护的文章,发现他的观点和钱老的相左,就按下没有发表。
直到钱老一直没有在《力学学报》上看见郝天护的文章,亲自打电话到编辑部,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钱老告诉学报编辑:“我不是神,是个人,只要是个人就肯定会犯错误的!科学论文中存在错误,有人指了出来,才是一件好事,才不会误事!”
有了钱老的肯定,编辑部才放下心来,将郝天护的文章刊登出来。
这使钱学森的为人充满了敬意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定要在力学方面有所成就。
运气总是会眷顾认真的人。
1978年,国家正式恢复了高考制度,郝天护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他原本就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因为一些原因被下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从事研究力学相关的知识的工作。
后来他成为了我国固体力学专家。也成为了一位一线科研人员。
这件事对于钱老来说,虽小,但对于郝天护来说,着实影响了他的一生。
钱学森用谦逊与胸怀,成就后生,面对好天户的指正,他不护短,不摆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郝天护也不负众望,一路奋进。
这段佳话诠释着:真诚的点拨如火种,能点燃梦想,照亮逐梦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