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断钩或将成严峻现实,孙玉良:按“九字方针”最终将决胜万里】
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最新的消息是,美国50名议员提出了一个议案,对俄罗斯和购买该国石油、油品、天然气和铀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实施500%的关税,如果这项议案得以实施,制裁的国家当然包括中国。而中国对美国虽然不再提升关税水平,但采取了若干更令美国人焦虑的实质措施,其中被曝出的一条新闻是,中国不再生产出口美国的玩具。另外,中国将在4月23日主持召开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公开谴责美国的关税政策,邀请了全世界193个国家参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中美博弈已从经济竞争升级为全球治理模式之争。
面对美国以“霸权、霸道、霸凌”为核心的单边主义行径,中国以“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的九字方针回敬,构建起一套兼具战略定力与道义高度的应对框架。这一方针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洞察,更通过实际行动为全球提供了区别于霸权逻辑的新选择。美国奉行的是“美国优先”,中国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人类共同进步,世界各国将如何抉择?答案或许藏在历史规律与现实利益的交织中。
我认为中国提出的“九字方针”是高屋建瓴的。中国应对美国霸权的首要智慧在于“谋大势”,即从全局视角把握国际格局变迁的规律,以战略纵深化解外部压力。回溯历史,毛主席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方针,曾通过大三线建设将90%的重工业从沿海迁移至中西部,不仅保障了国家安全,更推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纵深。这一历史经验在新时代得到延续,面对美国对芯片等领域的“卡脖子”打压,中国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依托14亿人口的统一市场与覆盖41个大类、525个小类的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将外部压力转化为科技自主创新的动力。数据显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5G基站等领域的突破,已使美国加征的关税成为“纸老虎”,而“一带一路”沿线76国的合作网络,更让围堵策略沦为“小院高墙”的自我孤立。
“担大义”则体现在中国始终坚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以行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美国虽自诩为“规则守护者”,但其行为却屡屡践踏国际法,比如以反恐为名发动的战争造成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叙利亚等中东国家几百万人伤亡、几千万难民流离失所;比如通过长臂管辖对全球几十个国家实施过单边制裁,将SWIFT系统武器化,迫使中俄等国加速“去美元化”。相较之下,中国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用互联互通替代对抗分裂,更受到各国的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美国因打压中国导致处理国际事务能力衰退,而中国在气候合作、疫苗分配等领域的贡献,正使其成为“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国的“行大道”主要体现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零和博弈,其核心在于摒弃霸权思维,以共同发展替代零和争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基础设施投资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实现了技术标准输出与文化互鉴的双重效应,这种包容性发展模式与美国的“新门罗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干了些什么?通过“五眼联盟”、“四方机制”制造阵营对立罢了,而中国则与一百多个建交国建起的“朋友圈”,采取的是互利共赢模式,相比较而言,中国模式更符合“得道多助”的历史规律。
有的专家对中美博弈的发展前景比较悲观,认为中国没有一个朋友,世界上太多的国家在美国的关税高压下跪下了,没有跟在中国后面构建起反美联盟。我不这么看,我们要看到光明的一面。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的霸权叙事注定不会长久,中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注定会深入人心。历史从不眷顾固守霸权的守成者,而是青睐顺应潮流的变革者。中国以“谋大势”的战略智慧、“担大义”的格局担当、“行大道”的实践路径,为世界提供了超越冷战思维的新范式:以“一带一路”的钢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铺设未来之路。
4月23日的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将发生一场人类面向未来道路的激辩,而中国将主导这一注定写入历史的大会节奏。世界各国终将明白:跟随霸权只能收获分裂与动荡,而选择共生方能共享和平与繁荣。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抉择中,历史的天平必然倾斜国运昌盛的中国,中国按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九字方针”处理国际外交关系,最终必将决胜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