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17 日,美国已开始从叙利亚东北部撤出数百名士兵。美国军方正在关闭其在叙利亚东北部的八个小型作战基地中的三个,将驻军人数从 2000 人减少至约 1400 人。官员们表示,美国指挥官将在 60 天后评估是否进一步裁军,其中一位官员表示,指挥官们建议在叙利亚保留至少 500 名美军。 撤军原因 战略目标调整:2024 年 11 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攻占大马士革,巴沙尔・阿萨德辞职流亡,新过渡政府成立。美国支持的库尔德势力与叙政府关系缓和,美国既有的战略支点逐渐瓦解,其在叙利亚的战略目标发生变化,驻军的必要性降低。 成本与收益失衡:美军在叙利亚的年均开支高达数十亿美元,但随着叙利亚过渡政府上台,美国通过库尔德武装控制的油田获取的石油收入锐减,且国际社会对其非法开采的谴责声浪加剧,驻军成本远超收益。 国内政策导向:特朗普政府自 2024 年起多次释放撤军信号,是 “美国优先” 政策的延续。其核心团队认为中东战略重心应转向遏制伊朗和巩固以色列安全,而非深陷叙利亚泥潭。同时,减少在叙利亚的军事投入,能够将更多资源用于国内建设,缓解国内如债务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 国际舆论压力:俄罗斯多次指控美国在叙驻军违反国际法,并借联合国平台施压。2025 年 1 月,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外国军队撤出叙利亚,美国虽投反对票,但舆论压力使其不得不调整姿态。 盟友关系考量:美国与土耳其的微妙关系也促成撤军,土耳其长期视库尔德武装为死敌,美军撤离可缓解两国矛盾,换取土耳其在北约框架内的合作。 撤军影响 地区安全局势:一些军方和情报官员担忧,美军从叙利亚撤离可能会给极端组织 “伊斯兰国” 提供喘息之机。不过,土耳其表示,将与伊拉克、叙利亚和约旦采取措施,共同建立一个联合机制,以打击 “伊斯兰国”。 地缘政治格局:美军撤离叙利亚的直接后果,是伊朗代理人的 “战略机遇期”,叙利亚作为伊朗 “抵抗之弧” 的核心节点,其后勤走廊的畅通将显著增强伊朗的地区影响力。而以色列在叙利亚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下降,可能加强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与伊朗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可能升级,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此外,美军撤离后,库尔德武装失去关键保护伞,面临土耳其、伊朗代理人以及叙利亚新政府等多重威胁,叙利亚北部可能陷入新一轮混乱。 大国博弈态势:俄罗斯与伊朗可能会填补美军撤离后的安全空白。美国撤军被认为是美式霸权坍缩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 “单极霸权的退潮”,而俄罗斯等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大国在中东的博弈态势也将更加复杂。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7日,美国已开始从叙利亚东北部撤出数百名士兵
白利看国际
2025-04-19 10:26:13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