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20克电磁炮弹丸,要打中国超高声速导弹,不知中国的炮弹,已经到了124公斤。多家媒体报道,日本目前正在疯狂开发电磁炮,号称40毫米口径,能够发射320克的弹丸,号称要对中国超高声速导弹进行拦截。的确,日本的超高声速武器装备正在发展,拦截超高声速武器,日本也有想法,所以通过电磁轨道炮,试图形成较强的打击能力和毁伤的水平。
电磁轨道炮之前是美国专利,也是美国最先进行设计和研发,但美国当时搞的电磁轨道炮的弹丸18公斤,日本搞了个更小的320克,这个小玩意要想进行远程作战难度极大。尽管可以实现电磁发射,但是它的攻击范围、打击力度,应该是相对有限。
我们中国实际上早就搞出了124公斤的弹丸,而且按照高速飞行,可以在400公里内打穿航母的外甲板,这个能力非常强劲。所以如果能够在海上通过快速充电,电磁炮高效攻击,而且在没有任何发射征候的状态下,实现对航母的攻击,这个全球还没有人能做到。之前网上有很多中国两栖舰装电磁炮进行实验的景象,那一定是真的。
所以对于新型武器装备、新概念武器装备、新质作战能力,中国一点都不落后。只不过日本是忍不住弄个40毫米的小玩意“火柴棍”,就开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要号称对中国超高声速导弹拦截。一般这种小口径密集发射的弹丸,要想拦截超高声速导弹,首先距离太近,如果在几公里距离上,即使能打得着,那超高声速导弹的余下的能量,对于舰艇本身构成多大伤害,这个不好说。当时美国曾经用宙斯盾舰装备的6管20炮密集阵去拦截908公斤重炸弹,拦住了打了几个洞,但是炸弹依然夹风带火对目标进行了精准的轰炸,所以这种“挠痒痒式”的拦截方式没有什么大用。
所以电磁炮要搞就搞大的,而且射程越远、弹丸越重,毁伤能力就越强。一是靠致命一击,然后撕裂金属、打开外壳,形成内部的爆轰作用。所以通过日本电磁炮的实验,好像发现日本特先进,实际上如果从中美两国研发电磁轨道炮的趋势来看,美国18公斤重弹丸,停止不干了,中国把美国的PPT变成了现实。据说124公斤的弹丸,在400公里距离上,对于各类目标可以起到毁伤效果。
航空母舰号称是海上“最强堡垒”,但是通过密集强势的动能冲击,依然可以把外部钢板全身打穿,把凯夫拉装甲全部撕碎,这样所形成的新的毁伤方式,会让之前的导弹,包括其他反舰武器装备感到特别震惊。毕竟依靠导弹的爆轰和毁伤原理,那么它是相对传统,冷战到现在没变过。现在通过新的机理,通过高速“手术刀”打穿外壳形成优势,这样它所形成的打击效果,将会比传统的反舰导弹战斗部要更强一些。所以半穿甲战斗部,有可能真的会被中国电磁轨道炮巨大弹丸的能量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