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军工圈又炸开了锅!前脚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高调宣布 2026 财年国防预算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脚美国海军就宣布取消了被寄予厚望的 HALO 项目。
这一前一后的反差,直接把美国网友整破防了,也让全球军事爱好者看了一场大戏。 HALO项目夭折:万亿军费救不了的 “伪高超” 2023 年初,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做出一项引发全球关注的决定,向军工巨头雷锡恩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洛马)抛出一份价值 要求两家企业对高超音速空射进攻型空对面武器系统展开可行性论证,这一拗口的专业术语,很快被军迷们以 “嗨佬” 的昵称取代,迅速在军事论坛和社交平台流传开来。在项目规划蓝图中,HALO 被定位为美国海军下一代核心空射反舰武器。 按照设想,这款导弹将专门适配现役主力舰载战机 F/A - 18E/F “超级大黄蜂”,主要是赋予其强大的超视距打击能力。美国海军甚至将其视为扭转海上力量对比的关键筹码,希望借此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实现对中俄的反超,重新巩固其海上霸主地位。 整个项目的时间安排极为紧凑,根据规划2024 年 12 月将正式启动研发工作,若进展顺利,2028 年前后便能形成初步战斗力。为确保项目推进,美国海军专门组建跨部门协调小组,要求雷锡恩和洛马抽调最精锐的科研团队,还计划在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的军事基地设立专属测试场。 然而,项目推进仅一个月就出现重大变数,即便 HALO 研发成功,其最大飞行速度也只能达到 4 马赫以上,远低于 5 马赫的高超音速标准门槛。
这意味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HALO 根本无法跻身高超音速武器行列。此消息一出,项目股价应声下跌,多家投资机构撤回资金,原本被看好的 “未来之星” 瞬间前景黯淡。 此后两年,HALO 项目在技术瓶颈和成本压力的双重夹击下艰难前行,为解决速度问题,研发团队尝试采用新型超燃冲压发动机和轻质复合材料,但多次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项目成本持续失控,截至 2025 年初,实际投入已远超预算的 1.16 亿美元。 最终,2025 年 4 月,美国海军正式宣布取消 HALO 项目。这一决定不仅宣告美国海军在该领域的努力付诸东流,也迫使 “超级大黄蜂” 舰载机不得不继续依赖 “拉斯姆”亚音速隐身反舰导弹执行任务。
而此时距离项目启动,仅仅过去两年时间,HALO 项目的夭折,表面看是技术不达标所致,实则暴露出美国军工体系的深层问题。 过度乐观的技术预估、各部门间的协调不畅、以及成本管控的缺失,共同导致了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项目走向失败,也让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再次落后于中俄。
特朗普任期末期,美军曾一口气上马8个高超音速武器项目,被称作“八大猛将”,涵盖海陆空三军以及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美澳联合项目。 比如海军的CPS,是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采用助推滑翔体技术,原计划2025年部署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2028年部署在“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陆军的LRHW,陆基高超音速武器,射程超2775公里,原名同样采用助推滑翔体技术,2023年计划部署首个原型却不断推迟。空军的ARRW,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最大设计速度8马赫,2023年应进行更多测试,2027年配装F - 15战机等。
众多项目看似宏大,但最终大多失败,反映出美国在项目推进中存在诸多问题。失败背后的美国弊端与中国的发展步伐美国“八大猛将”项目的失败,根源在于其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在项目规划上,对技术难度预估不足,像HALO项目在当初没有充分考量高超音速飞行所需的复杂技术,材料、动力、导航控制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
部门协调方面,三军各自为政,利益和理念不同,在资源分配、技术标准统一上难以达成一致。 比如海军和陆军的类似项目缺乏统筹,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其他军种合作时对接、协同作战存在问题。 美国军方与军工企业的合作也存在弊端,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军事战略需求,导致成本控制失效。
像HALO项目,成本不断攀升最终成为项目取消的重要因素。 而中国在推进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时展现出不同的态势,中国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研体系优势,从国家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布局。
各科研机构、企业和军方紧密协作,高效推进项目,以鹰击 - 20为例,众多科研团队在气动外形设计、动力系统研发、导航与控制系统优化等环节精心钻研,攻克诸多技术难关。 中国在项目发展过程中,注重技术难题攻关,遵循科学方法,稳步推进项目研发,同时关注武器系统的整体性能、可靠性和实战化应用。
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上的失利,如同丁蟹般“输不起”,美国投入大量资源却换来众多项目失败,国防预算虽高却未能挽救项目。一些美国人在项目失败后,没有认真反思自身在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反而试图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或掩盖事实,这种态度严重阻碍了美国军事科技的正常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美国项目的失败可能被外界误解为中国“躺赢”,但中国应专注于自身发展。中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是基于国家安全需求的防御性举措。
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中国要继续深入研发。一方面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特别是在材料科学、发动机技术等关键领域。 例如在高超音速武器所需的耐高温、高强度材料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高发动机性能以满足高速飞行需求。
另一方面,强化军事科技与工业体系的融合,让研发成果更快转化为实际军事装备,提升军队现代化作战能力。 中国还应积极在国际舆论场中保持主动,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展示军事科技发展的和平目的和透明度,消除外界误解。
总之,中国将在稳健发展自身的同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用户12xxx22
没有稀土,美国所有的高端武器全部歇菜
lyjlmaeg
严控保密,避免项目涉密人员带资料投敌
高山流水
美国军工:我们的高超音速技术即将成功,只是缺乏经费,不能怪我们。特朗普:给钱,要多少给多少,限期完成。美国军工:我开玩笑,不是钱的问题。。。
旁观者
搞这些军工科研尖端项目,论的是国家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部门协助能力。在这方面,好像我们的制度体系更有一些优势吧?
melody
赶紧加大投入集中研发远程战略轰炸机和静音战略核潜艇,等这两款武器能带核弹全球巡航了美国乡巴佬就老实了。
用户10xxx62
来中国采购
龙傲天的七舅老爷
这射程有零有整的是不是真的啊?
嗯嗯嗯
我就搞不明白了。51区的外星人不是教会了米国黑科技么。难不成没军工,尽是民用?
用户79xxx95
沉迷金融,产业空心才是美国军工的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