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曾表示: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可能被围攻,而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国际秘闻大侦探 2025-04-19 11:31:05

自从二战之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拉拢盟友,对付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尽管美国推动“霸权主义”会时不时带给其他盟友伤害,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畏惧强国的,这些“美国盟友”选择的背后无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因恐惧而追随美国、要么是想混在后面捞点好处。 西方世界搅动世界局势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战争是重要步骤,但绝非全部,还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招数:忽悠。 苏联解体就是上世纪最好的例证,当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都被西方蛊惑后,很多苏联人也在想象“有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就在不远处”,那就是西方;当这座存续了几十年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后,西方却不接纳俄罗斯,使得俄罗斯感受到了欺骗,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无法回到苏联荣光时期了。

在普京的带领下,俄罗斯渐渐重回正轨,但无论怎么发展都会陷入一个瓶颈,这就是西方设置的“盖子”;时代在变化,西方的套路与招数也在与时俱进,无论是战争、博弈还是交往,对待西方国家一定要打起12分精神,不能落入陷阱之中。 2022年2月末,还没有充分做好准备的俄罗斯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出发点很简单:若是没办法控制住乌克兰,俄罗斯向西的道路将会被彻底斩断,今后就再也无法实现“横跨亚欧大陆庞大帝国”的梦想。 但从西方设置的棋局来看,俄乌战局不过是美国冷战思维下的地缘战略“大棋局”的一部分,泽连斯基是“棋子”,乌克兰是“棋盘”,美国是“棋手”。俄罗斯仓促对弈,一开始就没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前期的激烈战火持续了几个月都未见偃旗息鼓的现象;但俄罗斯已经没办法离开棋局了,普京只能硬着头皮和美国把这盘棋下下去。

美国在“乌克兰棋盘”上走了四步:请君入瓮,让俄罗斯认为自己有取胜的先决条件;借刀杀人,让乌克兰去打这场“ 代理人战争”;消耗对手,拉拢世界诸国共同制裁俄罗斯;双管齐下,在“特别关注”俄乌局势的情况下,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华围堵战”之中。 尤其是第四步,足以见得美国是个难缠的对手。 早在2022年,外界猜测西方会因俄乌冲突而分心,战略重心转向“印太”的步伐将会停滞,但美国政府的表态非常明显:与中国的竞争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 为了彰显“实践性”,美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还在不断在台湾问题方面挑衅大陆,并同步拉拢东盟国家。 俄罗斯既然开始了战争的齿轮,想要停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必须把这场仗给打下去,一旦输了,输掉的就是俄罗斯的国运,这样的代价普京承受不起。 就算俄罗斯精英后知后觉已经“落入圈套”,他们也没法怪罪普京,唯一的选择就是跟随普京把这场战争打赢。

俄方专家认为,在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比起直接的海上冲突,解放军要面对的还有“联盟”,美国的“联盟”存在,就意味着受到的冲击将会是多方面的。 俄罗斯已经在抗压了,好在这个国家地大物博,还有很多国际亟需的资源,搭配着全球供应链的完善,才总是能找到发展的新动力;若俄罗斯没有这些作为底气,估计早就被美国消耗殆尽了。 中国不希望战争,但从头到尾都是美国在插手中国内政,这是台湾问题持续几十年都没得到妥善解决的根本原因所在;若是台当局未来在勾连美国政客的谋“独”道路上越走越远,战争就是必然选择。 因此,战争是一种选择,但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不能落入美国挖下的陷阱。

从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的表现来看,他们对付俄罗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没有拼尽全力,否则他们不会还有额外的精力照顾“印太”;从美国政府目前的表态来说,一旦台海发生战争,美国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 参与的方式有很多种,战争通常是一切失效后的最后选择,美国既然拉拢这么多“同盟”,恰好说明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解放军真刀真枪,放在现在的国际背景之下,战争不一定是唯一解决方式,比战争杀伤力更大的方式还是有很多。

军事围堵与直接开战还是有着很大区别,围堵主要是限制对手进一步行动和展示实力。 2021年那场六国海上力量齐聚南海的联合演习就能看出很多了,美国组织起来的“小圈子”军事力量不容小觑,包括水面舰艇、潜艇等,这种演习规模只可能是在设想“大国对抗”的背景下产生的。 6个国家中,还有距离南海非常遥远的英国海军和荷兰海军,这些和南海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也要来凑热闹,无非就是想要表示“被美国圈拢”。 在美国的战略构想中,靠着亚太地区美日力量去搞“大国对抗”是不够的,得把其他实力还算强大的国家都拉过来“摇旗呐喊”。 有军事专家分析:很多国家其实是各怀鬼胎的,荷兰和加拿大顶多是来“跟班”,因为他们的作战能力有限,只派遣了一两艘舰艇;英国主要是来“秀肌肉”,告诉世界自己的海军力量其实还是很强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当局却不关注背后的动因,他们只看到“有这么多大哥撑腰”,言语之间就更加猖狂了;他们其实再清楚不过,一旦武统爆发后解放军登陆,“台独”就彻底玩完了,想要阻挠解放军,他们只能奢求西方的帮助。

从目前俄乌战争西方应对的方式就能看出,只要爆发战争,美国势必会拉拢其他国家搞经济制裁甚至是经济封锁。 针对俄罗斯,美国采取的制裁从威慑性的常规制裁转为不惜一切代价的制裁,涵盖政治、经贸、军事、精英、技术、文体等诸多方面,2022年美国就开始限制俄罗斯的科技链,对俄罗斯数字经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俄罗斯银行同SWIFT系统之间联系被切断以及最惠国待遇被取消后,俄罗斯经济的正常运转就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西方国家还联手在国防、航天航空、炼油设备等高技术领域对俄罗斯断供,这种制裁力度在国际经济制裁案例中很少出现。 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西方世界在此次制裁俄罗斯中展现出了团结的一面,形成了比较广泛的统一战线。 回顾2014年对俄制裁时,欧盟的态度是犹豫不决的,如今出现了“强势欧盟”的转向,在已知“俄罗斯仓促开战”的情况下,欧盟第一时间就对俄罗斯555个个人与52个实体经济实施制裁,这次的制裁对象数目甚至比美国还要多。 英国都游离在欧盟之外了,依然充当了“狠角色”,他们是首先将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等国防实体列入制裁名单中的国家,还率先宣布对俄罗斯关闭领空,才有了欧盟其他国家宣布对俄禁飞。

在亚太地区,“急先锋”主要包括日本和韩国,他们在经济制裁这方面的表现总体上是跟随欧美步伐。 日本禁止对俄出口的产品和技术数目达到300多种,韩国三星也宣布停止向俄罗斯出口芯片、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 此外,主要参与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国家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 即便欧洲对俄制裁“留有缝隙”,可这实质上是为了自身能源安全而留的后门,否则按照欧洲世界强盗逻辑的本性,不可能做出任何“善举”;若是美国在战争爆发后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经济围堵,只会比对俄更狠。

西方的“妖魔化”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他们的媒体联手编织起“信息茧房”,在诋毁中国这条路上,西方有着自己的“万能句式”,在报道涉华新闻时“小动作”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诸如在关键问题上偷换概念、刻意迎合部分人的“刻板印象”都是很常见的,为了把中国塑造成“大反派”的角色,西方还投入了很多钱财。 那也就不难想象,一旦战争爆发,西方更是会以各种方式做文章,那些“盟友”就算不敢过来真刀真枪,但在媒体上炒作一下还是很有胆量的。 对于两岸同胞来说,解决台湾问题还是尽可能用和平手段,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轻易动武,一旦动武,所产生的后果可能不是俄乌冲突能够比拟的;既然考虑到这种后果,就要做好万全准备。 破解美国的棋局,最关键的方向就是发展,过去十几年中国海军和空军的发展速度是极快的,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水平,足以证明了中国的抗压能力;待到充分崛起,西方“纸老虎”的本性将会暴露的更加明显。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国际秘闻大侦探

国际秘闻大侦探

以独特视角,带您领略国际政治的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