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卸任后的拜登首次,对特朗普的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抨击,吹响了民主党卷土重来的集结令。而拜登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也于近日对特朗普火力全开,用最直白的话,说出中美关税战结局。
沙利文明确指出,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中美两国将要在一种“可控竞争”的状态下长期共存。 沙利文没想轻易放过特朗普。他对特朗普政府的中美政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指责其用零和博弈视角看待中美关系,是个“巨大错误”。在他的眼中,这种僵化的对抗思维,没有认识到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的曲折轨迹。 他认为在这个复杂的棋局中,沟通和交流才是王道,要把竞争的烈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沙利文甚至骄傲地自夸,他担任拜登安全顾问期间,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成功管控了中美竞争,通过对话创造合作机会,避免了冲突。
他同样没放过特朗普的关税战观念。他明确反对那些,认为关税战结局是“美国赢、中国输”的论调。尽管身为前政府官员,不能直接说出美国会输这种“不合时宜”的话,但他留给大家的理解空间已经够大了。 沙利文本质上是个典型的精英政客,与特朗普那种无视规则、动不动就掀翻棋盘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面对特朗普,沙利文可谓是心急如焚,因为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必然会让美国落得被耻笑的下场。 尤其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让美国与国际盟友渐行渐远,甚至在他打贸易战的时候,不少盟友直接转身和中国拉近了距离。这就像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在特朗普高喊美国优先时,结果反倒把自己给孤立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战略曾让很多人揪心,但中国的应对也堪称教科书级别。在美国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下,中国不仅强硬“以牙还牙”,更通过一系列调整逐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例如,中国已将部分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同时加大对稀土资源出口的管控,这都增加了美企在博弈中的成本。 换句话说,中国反击手段越来越精准,那些认为中国只是“小打小闹”的观察家,现在该认真琢磨一下自己的预判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互联,意味着任何一方的单边制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就像在多米诺骨牌里推倒第一块一样。 美国如果一味施压,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自己——不仅损害了国际市场的信任,还可能在内部引发更多争议和撕裂。
要知道,在拜登政府时期,其实也试过不少花样,比如“脱钩断链”、“芯片联盟”等等,然而这些战略玩意都没真正撬动过中国。 沙利文承认中美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他主张设置“护栏”,以免这种竞争发展成灾难。这是一个聪明的策略,不再是刀兵相见,而是找寻合作的可能性。 但特朗普回归将近百日,这位总统似乎更像是失控的火车头,把美国拖向一个更加不确定的未来。对华政策的走向,也必然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风向标。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他们都把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但两党的策略截然不同。 特朗普的手段太生猛,过于激进,而拜登则试图用更温和、更精细的方法塑造关系。这也为中美未来关系的走向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能否真正理解与接受平等的竞争?
我们能从沙利文的发言中看到端倪,那就是美国内部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的大辩论。这里面的焦虑显而易见:一方面,不愿放弃世界领袖的位置;另一方面,又无法无视中国的强势崛起。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美国是否能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接受中国作为平等的伙伴,而非单纯的对抗者。 总而言之,只要中国时刻保持战略定力,特朗普必然会在这方面失去耐心,导致美国内部进一步撕裂。没错,这几乎是可以预见的结局。在这种背景下,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将注定成为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最引人注目的动态之一。
九九
这小子没死吗
用户10xxx23
不是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