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把莫言视为当代鲁迅,我觉得这实在不恰当。鲁迅乃民族脊梁,他生于旧中国,其作

星河幻梦绘风华 2025-04-19 12:56:39

有的人把莫言视为当代鲁迅,我觉得这实在不恰当。鲁迅乃民族脊梁,他生于旧中国,其作品旨在唤醒民众,批判封建旧制,以达救国救民之目的。而莫言生于新中国,成长于红旗下,耳闻目睹的皆是国家发展的持续变化。他强调文学应揭露黑暗,这固然没错,但文学同样应赞美美好。鲁迅的作品既有批判也有对希望的呼唤,二者内涵有所不同。莫言或许有自身的创作风格,然而与鲁迅相较,在思想境界、作品意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不应简单类比。莫言的作品大多聚焦于乡村、人性中的某些灰暗之处,这与他的成长经历等或许存在一定关联。他试图呈现乡村中那些被隐匿角落的故事,但有时这种呈现过于片面。 鲁迅生活在中华民族最为黑暗的时期,他目光犀利,能一眼洞穿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他以笔为武器,每一篇文章都是对腐朽制度的宣战。从《狂人日记》中“吃人”的呐喊,到《孔乙己》对科举制度下文人悲哀的揭示,再到《祝福》对封建礼教迫害下妇女命运的同情,鲁迅的作品恰似一盏明灯,照亮当时人们蒙昧的心灵。 在创作动机方面,鲁迅全心全意欲拯救民众于水火,想通过文字变革社会。莫言虽也宣称自己的创作源于生活,但他的一些表述和创作导向的确容易引发争议。例如他在沈阳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题词,就有挑拨之嫌,他在国际上的某些发言,会让人觉得他更多是迎合西方对中国的一些刻板印象,而非全面客观地展示中国形象。 在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态度上,鲁迅怀着沉痛且带着希望去剖析。他批判是为了重建,为了让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而莫言的一些作品或者言论,并未展现出对民族历史积极正面部分应有的尊重,反而过度放大那些可被解读为消极的部分。所以从很多方面来看,将莫言比作鲁迅,确实不妥。

0 阅读:29
星河幻梦绘风华

星河幻梦绘风华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