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对华加税?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方凭借强硬反制措施连赢三场,从稀土反制到精准打击美国制造业,逐步扭转了被动局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沦为“数字游戏”。面对这一困局,特朗普迫切求和,宣布暂停对华加征更高关税。关键时刻,美国客人来京面谈。那么,在这场关税博弈中,中方是如何连赢三场的?美国客人来北京面谈,又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不想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理由是消费者会停止购买商品,而他更希望民众继续消费。除此之外,特朗普还乐观地说道,可能会在未来3到4周时间内,和中方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
当前,美国对华最高关税达到了245%,引发美国国内巨大的通胀压力。如果民众不愿消费,或将使美国经济遭受更严重的压力。外界认为,特朗普宣布暂停对华加征更高关税,是向中方“求和”的体现。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有所软化,可能和中方近期凭借强硬反制措施连赢三场有关。首先,在美国不断对华挥舞制裁大棒时,中方果断在稀土领域对美实施反制措施,将多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关键稀土原材料列入管制清单,这无疑让美国军工业、航天航空以及半导体等产业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不管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波音公司都在全球形成了垄断地位,是美国高端制造业名副其实的巨头。但在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和相关零部件后,波音公司的营收就受到了明显的冲击。除了直接的财务损失外,中方的禁令还有可能对波音公司造成长期的打击,因为波音最大的竞争对手欧洲空客公司可能会乘虚而入,迅速抢占中国市场。由此可见,特朗普宣称要利用关税政策刺激制造业回流美国,但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还让美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后,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美国盟友体系摇摇欲坠。日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示,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这可能意味着欧盟对美战略出现了重大调整,未来中欧关系将进一步紧密发展。冯德莱恩的表态,不仅体现了美欧关系的深刻裂痕,还让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胁迫欧盟对华施压的策略走向失败。美欧关系的转变,或将加速推动全球多极化发展进程,同时让美国单边主义更加无路可走。
在中方连赢三场后,已经扭转了被动局面,美国所面临的形势愈发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特朗普迫切“求和”,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局势逐渐明朗的关键时刻,一名美国客人到访北京面谈。4月17日,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到访中国,受到外界关注。
当天,他和中方高级官员会谈时强调,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推动美中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这番表态传递出多重明确信号。一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的认可。二是明确表示将深化本土合作,推动与中国开发者以及初创企业的合作,让英伟达在华发展更加紧密。三是积极推动中美科技合作,缓解当前中美贸易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