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副中心马拉松为何马拉松赛道上的中年人越来越多?
清晨的街道,年轻人的身影寥寥无几,反而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成了早起锻炼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24年无锡马拉松参赛者平均年龄40岁,全程和半程马拉松项目里,35-49各年龄段的跑者比例分别高达58.5%与54.7% 。在国内众多马拉松赛事的报名数据中,35岁以上的中年人在参赛者中的占比常常超过半数。那么,为何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热衷于马拉松这项运动呢?
追求健康,对抗身体机能衰退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新陈代谢变慢,体重容易增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也找上门来。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中年人群(35-59岁)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7.8%,糖尿病患病率为11.3% 。面对这些健康问题,跑步成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式。
马拉松作为一项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长期坚持跑步,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中年人控制体重,缓解各种慢性疾病的症状。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身材苗条,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变慢,发福严重。体检时,各项指标亮起红灯,为了恢复健康,他选择了跑步健身。一开始,跑几步就气喘吁吁,如今,已经能轻松跑完5公里,体重减轻了,身体指标也逐渐好转。
释放压力,寻找心灵的避风港
中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跑步成了他们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职场上,他们面临着年轻一代的竞争,还要应对职业发展的瓶颈。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老人的身体,操心孩子的学业和成长,经济压力也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跑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压力的空间。当他们奔跑在赛道上,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步伐,工作的烦恼、家庭的琐事都被抛在脑后。跑步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能带来愉悦感,缓解焦虑和压力。我的同事就常说,跑完步后,感觉身心都轻松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挑战自我,实现人生新价值
中年人的生活往往趋于平淡,每天重复着相似的工作和生活模式。马拉松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目标和挑战。从开始训练,到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这个过程需要付出时间和汗水,需要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当他们成功冲过终点线,拿到完赛奖牌的那一刻,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场比赛,更是证明了自己依然有能力挑战极限,实现目标。
拓展社交,找到归属感
马拉松也为中年人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平台。通过参与马拉松赛事和训练活动,他们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社交关系,让中年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他们在跑步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交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