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特朗普的指示,眼下不少买家把订单转到了日本。有些人说我们的造船业可能会迎来寒

老六聊一聊 2025-04-19 16:30:27

因为特朗普的指示,眼下不少买家把订单转到了日本。有些人说我们的造船业可能会迎来寒冬,可我觉得这不会赖上太久,毕竟继续这样搞,最后只会让双方都吃亏,美国应该不会这么干。 最近特朗普又搞了个大新闻,决定对每艘中国造的商船进入美国港口收取百万美元的保护费。这个消息一出,日本的造船厂电话都是响个不停,订单就像下雪一样飞到了东京湾。 要弄明白,特朗普为啥对中国的船只这么狠,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眼下全球一半以上的货轮都是中国制造的,大西洋航线上更是有80%的船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特朗普在心里偷偷算计着:每艘船收取一百万美元,一年下来能从中国的口袋里拿走400到520亿美元,顺带还可以把中国的造船业挤压出去,让美国的船厂重新复苏。 这算盘打得真是好听,可实际情况却是残酷的。如今美国本土的造船厂连全球船舶产能的0.01%都不到,造一艘集装箱船的成本是中国的五倍,交货还得等上七年。 即使政府强制规定15%的出口货物得用美国船,眼下那不到200艘的老旧船队根本撑不起来。最终,美国企业只好含着泪求日本和韩国的船厂接单,自家人只能坐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生意被他人捞走。 再说说日本那边,虽然当前的订单不少,但想赚到钱可没那么简单。如今,日本船厂正遭遇严峻的劳动力短缺,年轻人都不太愿意进造船行业,技术工人也少得可怜。 日本的造船业如今早已不是当年的辉煌了,连住友重工这种老牌公司都有点扛不住,成本实在是太高,干脆退出了商船市场。现在接的订单大部分还是传统散货船,对于LNG运输船、双燃料船这样的高端货,韩国和中国早就争得不可开交了。就算日本政府投入350亿日元搞绿色船舶的研发,短时间内想要追上中韩的技术积累,还是挺难的。 更麻烦的是,日本造船业的产业链并不健全,许多重要零部件还得依赖中国进口。要是特朗普真把中国逼得紧了,搞一些反制措施的话,日本的船厂恐怕就得停工等材料了。 说到美国那边,这政策一出,国内瞬间炸开了锅。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这些大佬直接表示要把中国的船撤掉,不再走美国的航线,转而去欧洲和亚洲的港口。美国港口的吞吐量恐怕要大幅下滑,西海岸的长滩港和洛杉矶港最受影响。 更有意思的是,这收费政策的定义特别模糊,啥叫中国关联船队,真是个大问号。船东和承租人之间的合同纠纷肯定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最后这些费用可得落到消费者身上。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估计得涨个3%到5%,到时候美国的老百姓买东西可真得掏更多银子,通货膨胀又得加剧,特朗普的支持率估计也会坐上过山车。 中国这边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外交部早就表示要进行反制。再说了,中国的造船行业可是真有实力,全球产业链最为完善,从特种钢到发动机都能自给自足,成本可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呢。 更牛的是军民融合战略,商船和军舰的技术是可以互相借鉴的,造船厂可以同时建造航母和货轮。去年中国某船厂的产能就超过了美国二战以来的总和,单个造船厂的产能居然是全美的232倍。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和一个病弱的人打架,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其实,特朗普这招和当年美国打关税战真是一个类型,看着狠,其实漏洞很多。当年美国把中低端制造业外包,结果导致国内供应链出现问题。如今想重振造船业,得先恢复钢铁、机械、电子等几十个产业,得花多少银子啊?华尔街那帮资本大鳄才不想把钱放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业,倒不如去炒个比特币来得划算。 再说了,美国的《琼斯法案》规定国内运输必须用美国造的船,结果怎样?不少航运公司更愿意租用老旧的外国船只,也不愿意用国产的新船,这政策简直就是给美国的造船业下了一个死刑令。 如今全球供应链早已紧密相连,彼此依靠,相互不可或缺。特朗普想靠单边制裁来实现美国优先,最终只会把自己陷入困境。 美国的煤炭没法出门,农民的农产品也卖不出去,制造业成本一路上涨,这些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伤害。与此相比,中国的造船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光靠几项政策是根本无法撼动的。 所以说,特朗普这一幕虽然热闹,实际上就是个空中楼阁。日本虽然现在小赚了一点,但长远来看根本无法替代中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美国想通过收保护费来再振造船业,结果只会是徒劳无功,毫无收获。 全球贸易就像个复杂的生态圈,任何单边主义的破坏行为,最终都得让干这事儿的人自己吃苦头。这场闹剧估计不久就会结束,毕竟谁都不想玩个两败俱伤的游戏。

0 阅读:85
老六聊一聊

老六聊一聊

观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