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年间,一县令好友不幸去世,他让仆人带去300两银子。仆人回禀:银子已给他家女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19 16:35:32

咸丰年间,一县令好友不幸去世,他让仆人带去300两银子。仆人回禀:银子已给他家女儿。县令大怒:“他家是独子,哪来的女儿?”原来仆人送错了人家。县令当即做了一个决定,谁料,这个决定竟影响他一生

这位吴棠县令不简单,可称得上是寒门贵子,中举之后当了县令,勤政爱民事事躬行。

为了更好的体察民情,他经常变装出行在城中村镇各个地方访问,将老百姓的意见深记于心。

家境悲苦者他必帮,行凶作恶者他必治,从来不惧畏强权,但对于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来说,能做的事情还是太少了,所以他志存高远,想要登上更大的政治舞台来造福百姓,安定国家。

可是他出身不好,被困于方寸之间,又没有结识到什么有身份的人物,缺少了伯乐相助他很难被发现和提拔。 即使这样,他对于正视也毫不推辞,夜夜苦思冥想,怎么用自己的权利以达到民众利益最大化,所以别看他只是一个芝麻官,但他每天的事务可不少。

这天,他恰逢要外出办公,没想到好友家中的仆人来报丧,这下他可陷入了两难境地,小厮劝他先将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去吊唁好友比较紧急。

但他不肯认为百姓的事无小事,最终还是让小厮去库房取了三百两,代自己替好友送去,并让其转告改日有时间自己会亲自上门拜访。

小厮拿上钱便快马加鞭的完任务去了,到了地方之后,这河上竟停靠了两艘船,上面都挂着白布,小厮见状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这下可难办了,老爷没跟我说这好友家姓甚名谁?”

正这样想着,一艘船上便出来了一位头戴白花的年轻女子,他便上前询问道:“姑娘,请问令尊是何身份?”

这姑娘倒也警惕反问道:“你问这个做甚?”小厮见状赶紧解释道:“姑娘莫怪,实在是我家老爷命小人为好友吊唁,但我却不知这好友姓甚名,谁只知道是为做官的。”

这姑娘一听面上一喜道:“我爹就是做官的,没想到爹在此竟还有好友。”

小厮也不疑有他,直接就将这银钱奉上说:“这是我家老爷的一番心意,请姑娘收好,先人已去,还请节哀顺变,我家的老爷公务缠身不日会亲自前来吊唁。”

听完这话,姑娘也对着小厮行了一礼,任务完成,小厮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去了,回去之后天色渐晚,吴棠将他叫进屋询问情况。

他便将白天真实发生的情况一一禀告,没想到吴棠听了之后拍桌而起,对着他呵斥道:“我这好友家中根本没有女儿,你到底将钱送到哪里去了?”

小厮听了也慌忙跪下说:“许是我弄错了,去的时候恰逢岸边有两条船,也怪我没问清楚,请老爷恕罪。”

吴棠听了这话之后,坐下无奈的说道:“你呀你,这该叫我如何是好?”

因为去世的好友跟吴棠关系匪浅,所以他才下狠心送去三百两,但对于他这个两袖清风的小官来说,能拿出这么多已是不易。

但钱已经送出,他只能第二日亲自带上钱前去吊唁,并想办法将钱要回来,其实这种事他也实在不想做,但想想这钱用在贫苦百姓身上,能救不少人命,他又下狠心要将这钱讨回来。

没想到他吊唁完好友刚走到另一条船头上,迎面就出来了两位披麻戴孝的姑娘,询问他的来历。

他只说明了是桃源县的县令,与其他的他还没有想好怎么开口,这时,两位女子却齐齐跪下对他说:“多谢恩公相助。”

待细细聊过之后,他才知道这两位女子,本来是要送父回乡安葬,没想到半路钱用完了,正待她们苦恼之时,就来了三百两,助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吴棠当时将此事就此作罢,这件事在他所做的那么多善举面面算是极不值一提的,但他不知道的是,两姐妹中的其中一个,竟成了之后专权的慈禧太后。

慈禧一直念着他的旧恩,所以她之后便暗中提拔吴棠,最终他成为了封疆大吏,吴棠的能力也堪当重任,之后他更加雷厉风行,惩奸除恶,成为百姓口中的好官。

0 阅读:559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