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另解 这几天,最高级别的巡视组又分别到了好几个省进行巡视。

诗情文化 2025-04-19 17:35:24

蠢蠢欲动另解 这几天,最高级别的巡视组又分别到了好几个省进行巡视。 有问题要反映的人也都在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地准备好向巡视组反映问题或者递交材料。 蠢蠢欲动这个成语本来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是十分地对应和贴切,关键是这个蠢字的意义。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当然是有现实理由的。 上级巡视,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可以监督或发现一些腐败或违法犯罪的线索,然后转交有关部门给予妥善处理。因为属于顶层上级巡视,才会被百姓信任——或被看做是青天驾临,完全有能力为民做主,解决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 然而,巡视的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很多反映问题的人,如果都做到面对面交谈,则会因为巡视组的人数少而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大都是接受材料,审查后决定是否批转。 第一个瑕疵就会在这里出现,那就是只凭材料,就能完全审查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或前因后果吗?再者,还存在一些反映问题的人自己写的材料不专业,不一定能表述清楚,甚至可能还会存在缺项和理解错误等等情况。所以不经认真调查就无法了解清楚所反映问题的真正或全部事实。这种情况下,即使批转,也是模糊不清的。如果明知了解不清楚,只是笼统给予批示,这就可能给被批转单位带来推卸责任或消极处理的借口。 第二个瑕疵是巡视结束后,即使规定有要求被批转单位几个月回复或反馈的期限,但总是存在着结束的期限。真正结束之后,被批转单位是否妥善处理了问题,就又失去了监督。不少人反映所反映的问题很多都成了烂尾,这又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这种情况还存在被批转单位伪造当事人签字,糊弄巡视组的情况,当事人即使知道了这个情况,也无可奈何,因为不知道再去向谁反映。这个情况,则又造成了每次听说巡视组巡视,都会重新走一遍这个流水程序的情况。久而久之,即使顶层的巡视,对于一些反映问题的人,因为反复的失望,也就不敢再相信其权威和公信力了。 然而,每次巡视过后,也总会报道一些巡视的成绩,但相比反映问题的人数和解决问题的数量来说,处理的则总是极少数的,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些人的不满意。 有时候,看到这些情况,分明就是程序空转一样的资源浪费,但也想不到有其他解决的好办法。 不管怎样说,巡视这个办法还是十分正确的,虽然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但总是会解决一些问题的。 然而,对于一些反映问题的人,遇到被批转单位的推脱、糊弄,也只好认了。对巡视组的监督功能的是否有效或效果的优劣,也不能全怪巡视组或者这个政策。 所以,每遇到巡视,还是继续蠢蠢欲动吧,因为只要行动,总是要比不行动多少存在一些希望的。 万一碰到……不就有希望了吗! 哪怕有一丝的希望,总是比没有希望要好吧! 再怎么微弱的光,也是光,也要比完全处在一片黑暗之中要强得多,因为毕竟有光辉照耀下的些许的希望的存在的可能。

0 阅读:58
诗情文化

诗情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