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8岁的沈醉想加入“复兴社”,姐夫余乐醒告诉他:“加入了就不能任意退出,不能擅自结婚,并且要严守秘密,对父母、妻儿、朋友都不能泄露分毫……”
“复兴社”又称“蓝衣社”,是“军统”的前身,于1932年3月成立,由蒋介石亲自担任社长,下设的特务处由戴笠负责。
沈醉之所以在“复兴社”成立之初就能加入其中,并在日后深得戴笠信任,除了与其姐夫余乐醒脱不了关系外,还与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有关。
1932年年初,刚刚18岁的沈醉,当时正在湖南长沙文艺中学读书,由于骨子里有一种对革命的向往,他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了“闹学潮”活动。
也正因为此事,他被学校开除了,得知事情原委的沈父十分愤怒,整日怒骂他,嫌他没出息,不好好读书,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然而,沈醉并不这么看,在他心中实际上一直瞧不起父亲,他认为父亲就是靠房产、地租生活的寄生虫,他的偶像是姐姐和姐夫。
沈醉记得,在他十三四岁时,姐姐就成了北伐军队里的军医,他羡慕剪着短发、身着灰色军装的姐姐,更羡慕那些威风凛凛的北伐战士,他更想加入其中,跟他们一起冲锋陷阵。
然而,奈何当时他的年龄实在太小了,他能做的只是跟随民众,一起欢迎这些北伐战士,当然了他也曾把同学领到自己家中,朝父亲高喊:“打倒土豪劣绅!”
可以说,从他小时候开始,就与父亲走向了对立面,后来姐姐嫁给了余乐醒,余乐醒早期曾是进步人士,曾赴法勤工俭学,去苏联留学,参与过北伐战争……
在沈醉看来,只有姐夫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所以被学校开除不久,他就独自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船,去追随姐夫。
年仅18岁的沈醉并不知道,姐夫余乐醒早已变了,他已成了“复兴社”特务处上海特区的区长,可不明真相的沈醉却对他言听计从,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
来到上海不久,沈醉就央求姐夫余乐醒带他参加“革命”工作,余乐醒起初是不同意的,因为余乐醒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事,并不想让沈醉误入歧途。
可耐不住沈醉的软磨硬泡,余乐醒就非常严肃地告诉沈醉,如果加入“复兴社”,就要绝对服从,任何事情都不能擅作主张,甚至连结婚都得经过审查,而且工作也非常危险。
余乐醒还告诉沈醉,要好好考虑,三天后再给他答案,年少的沈醉并没有真正理解余乐醒的意思,他当即决定加入“复兴社”,填写了简历表,开始了他的特务生涯。
刚开始,沈醉主要给余乐醒负责的情报组和行动组递送情报、文件,也就是“联络员”,为此他还化名为陈沧,几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沈醉接触到了戴笠。
当时,余乐醒突然把沈醉叫到身边,给了他一封信,让他把这封信送到正在杭州办公的“戴老板”手中,一听说要给“戴老板”送信,沈醉立即紧张起来,他知道“戴老板”就是戴笠。
让沈醉没想到的是,一向非常严厉的戴笠,竟对他十分客气,不但详细询问了他的家庭背景,还给他讲述了自己当年的经历,并鼓励他好好干。
而且,戴笠在与他聊了一个多小时后,又在临别之际,给他100元钱,让他在杭州好好玩一圈,并邀请他以后经常到这里来玩。
沈醉非常激动,他不知道戴笠为什么对他这么好,回到上海后,他特意跟姐夫余乐醒讲述了整个过程,余乐醒也感到很奇怪,最终也只说了一句:
“我也不知道戴老板为什么这么喜欢你,不过这很可能预示着,戴老板要栽培你了!”
直到多年后,沈醉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戴笠第一次见他,就对他那么好,当时“复兴社”刚刚成立,戴笠急于培植一批心腹,而沈醉这样思想单纯的人,正好可以为其所用。
果然,仅仅过了不到一年时间,沈醉就获得了戴笠的提拔,那是1933年5月,戴笠命令余乐醒,将上海法租界情报组组长徐昭俊,秘密押送到南京。
余乐醒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让沈醉负责此次任务,可沈醉一直负责跑腿送信,连枪都没怎么摸过,根本不敢干这件事情。
余乐醒就找到徐昭俊,说沈醉犯了错误,让徐昭俊将沈醉秘密送往南京,就这样沈醉和徐昭俊两人各怀心事地来到了南京,直到徐昭俊被带走,他才知道自己是被押送的人。
随后,沈醉又去看望了戴笠,戴笠对沈醉的表现很满意,当即决定让沈醉接替徐昭俊之前的职务,担任了上海法租界情报组组长。
自此,沈醉在戴笠的栽培下,以及姐夫余乐醒的帮助下,很快就成长起来,并在1942年担任了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成了戴笠的心腹。
多年后,沈醉回忆说,当时的他,十分擅长钻营,因此才能平步青云,可这也让他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不过,沈醉却始终感念戴笠的知遇之恩,在戴笠的飞机坠毁之初,蒋介石以为戴笠坠落到了解放区,让毛人凤安排人去营救,所有人都不愿冒险,只有沈醉站了出来。
后来,沈醉被新中国特赦后,又冒着巨大风险,独自一人悄悄跑到戴笠在南京的墓地跟前祭拜……
总体来看,沈醉虽然误入歧途,并犯下了深深的罪孽,但在接受新中国改造后,他幡然醒悟,写下了多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书籍,也算是迷途知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