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军少将潜入地下党的住所,用枪指着地下党脑袋:“我要送一份厚礼,如果

玲珑说历史 2025-04-19 17:42:36

1946年,国军少将潜入地下党的住所,用枪指着地下党脑袋:“我要送一份厚礼,如果你拒绝或办不到,咱俩就同归于尽!”

这位国军少将名叫谢士炎,1912年出生于湖南双峰,他家先后有9人就读于军官学校,其中包括他在内共有6人成长为国民党高级将领。

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谢士炎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报国梦,1927年,刚刚15岁的谢士炎顺利考入工程兵学校,后来又考入陆军大学继续深造。

1942年,谢士炎一战成名,当时正担任第三战区步兵团团长的他,在衢州战役中,率1个团成功击溃日军1个旅团,不但毙敌2000余人,还将该旅团长击毙。

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得知消息后大喜,称谢士炎“壮年有为,能文能武”,也是因为此战,谢士炎被晋升为少将军衔,担任参谋处长职务,后来又被任命为第六战区陆军少将副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谢士炎担任武汉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接收日伪部队,在此过程中,谢士炎发现国民党军队贪污腐败乱象十分严重,他看不到希望又没有任何办法,开始陷入迷茫与苦闷之中。

1946年1月,谢士炎前往北平,先后担任十一战区长官部高参、军务处处长等职,在此期间他接触了跟他同样在十一战区工作的同事陈融生。

陈融生的家世非常显赫,其父陈光甫是著名的银行家,陈融生本人还曾在美国留学,又毕业于黄埔军校13期,当时担任十一战区外事处副处长。

两人在接触过程中,陈融生悄悄给谢士炎提供了很多宣传进步思想的书籍,比如《大众哲学》、《论持久战》等,还有鲁迅、茅盾等人写的书。

谢士炎读了这些书后深受启发,他从这些书中看到了希望,深入了解了共产党,逐渐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不过,谢士炎知道,读这些书和接受书里思想,绝不能让外人知道,因此在陈融生几次与他探讨时局和书中内容时,谢士炎都默不作声,坚决回避这个话题,因为他判断不好陈融生的真正意图。

也正是因为谢士炎的小心谨慎,他深得当时十一战区长官孙连仲的信任,1946年8月,谢士炎获知,他替孙连仲拟定的《进攻张家口作战计划》,蒋介石已经批准,并即将付诸于行动。

收到这个消息后,谢士炎再也坐不住了,早就想弃暗投明的他,决定将这个作战计划交给共产党,可虽然当时北平成立了军事协调处执行部,共产党方面的叶剑英等人也在北平。

但谢士炎根本不敢贸然联系叶剑英,一来他担心被国民党发现,那他就彻底完了;二来他更担心没人引荐,共产党不会相信他这个国民党少将。

谢士炎思来想去,决定兵行险着,他打算找一个中间人帮忙联系叶剑英,这个中间人就是之前给他提供进步书籍的陈融生。

虽然,当初与陈融生聊天,谈到对进步书籍看法时,谢士炎一个字都没有多说,但谢士炎一直在观察陈融生,通过一系列的验证,谢士炎认定陈融生是潜伏在国军中的地下工作者。

1948年8月的一个深夜,谢士炎悄悄潜入陈融生居住的北平中央银行招待所房间中,随后就用枪指着在床上休息的陈融生说:“赶快起来,老实交代你的真实身份。”

陈融生被谢士炎的举动吓了一跳,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地下工作者的身份暴露了,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如果自己暴露了,不可能就派一个人来抓自己。

而且,陈融生还觉得来人的声音非常熟悉,就在陈融生思索来人是谁时,谢士炎把灯打开了,陈融生看到来人是谢士炎后,不禁松了一口气:“我说谢老弟,你这大半夜的,来吓唬我干啥?”

面对陈融生半开玩笑半责备的语气,谢士炎没有丝毫放松,依旧用枪指着陈融生:“我没跟你开玩笑,我是来送一份厚礼的,如果你拒绝或者办不到,我就跟你同归于尽。”

陈融生思索片刻后高声呵斥谢士炎:“咱们是哥们儿,你却拿枪指着我,你到底想干啥?”谢士炎紧盯着陈融生:

“我看你不像国民党,倒像是共产党,我现在要找共产党,送一份绝密情报,如果你不是共产党,那咱俩都得死,你最好别跟我开玩笑,想好了再说。”

陈融生听后,一时也无法分辨谢士炎的真实想法,只能应付着说自己不是地下工作者,见陈融生始终不承认,谢士炎就商量着,让陈融生别害怕,说他真的想投奔光明,而且这份情报很重要。

就这样,两人互相试探一会儿后,陈融生暂时相信了谢士炎,并通过秘密渠道,将谢士炎提供的《进攻张家口作战计划》,转交给了叶剑英。

这份计划为我方接下来的决策起到了很大作用,还有力戳穿了国民党假谈判、真备战的阴险勾当,谢士炎也被吸纳为我方地下工作者,并在叶剑英的亲自见证下,于1947年加入了共产党。

此后,谢士炎陆续为我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为人民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当时间来到1947年9月时,由于叛徒出卖,谢士炎不幸暴露被捕。

当时,国民党对谢士炎说,只要他退出共产党,就释放他并让他官复原职,可谢士炎却誓死不从,于1948年11月英勇就义,临行刑前,谢士炎写下了一首壮志豪情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况复男儿失意时。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

0 阅读:58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