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旅一年又白干了!”海南三亚,男子和朋友来到三亚一家餐厅吃饭,没想到刚点完的6道菜,不到十分钟就全部上齐了,就当两人准备吃饭的时候,老板竟摁住了两人的筷子,向两人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并直言若是不做就不能吃饭! 张先生筷子刚夹起白灼虾,老板的巴掌就拍在桌面上:“先给五星好评才能动筷!”朋友手机里的团购页面还亮着“三亚必吃榜TOP3”的金字招牌,这会儿倒成了催命符。六盘菜冒着可疑的热气——椒盐皮皮虾的壳都软趴趴的,清蒸石斑鱼的眼珠子发灰,活像后厨微波炉转出来的预制菜。 这事儿透着股熟悉的馊味。2025年4月三亚林福记餐厅刚被曝过“按头刷好评”,服务员端着凉透的螃蟹威胁游客:“不写五星就站着吃”。更早的2015年,港轩茶餐厅把“15元/份”的扇贝偷换成“15元/个”,活生生把海鲜吃成奢侈品。张先生这桌十秒上齐的菜,八成是隔壁桌退单的“循环利用款”。 老板叉着腰抖腿的架势,像极了2023年潜水强卖照片的套路——那时候潜水教练摘游客面罩逼拍照,现在改按筷子要好评。美团收藏榜上的高分餐厅,评论区清一色“服务热情”“上菜神速”,点开用户主页全是三无小号。这波操作比海鲜市场调包秤还狠,直接给游客的味蕾和智商上了双重枷锁。 三亚文旅局连夜发通告说要严查,可转头看看数据:2016年多收16.8元罚款5000元,2023年卖天价鱼直接停业,2025年这次涉事餐厅还在调查中。罚单越开越狠,宰客招数却越来越刁钻。要我说,监管就像三亚的台风,来得猛去得快,刮完满地狼藉还得游客自己扫。 最魔幻的是宰客产业链的“与时俱进”。过去出租车司机拉客吃回扣,现在改网红探店刷流量;从前强买强卖明码标价,如今搞道德绑架式营销。张先生最后憋着气打了五星,筷子戳着凉透的虾苦笑:“这顿精神污染,算不算三亚特色菜?”
“脸是真不要了?”2025年3月,海南,一男子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少女乞讨,太饿求
【5评论】【9点赞】
知足常乐
为什么要去呢?不就是你们这些人把这些地方惯成这样的吗
游戏王 回复 04-19 22:44
这算是又一个受害者有罪论吗?
土豆片
中国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