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士兵打仗扛个大箱子,一路上不撒手,张自忠好奇问到:“你扛得什么?”

不秃头的历史迷 2025-04-19 23:15:34

1933年,一士兵打仗扛个大箱子,一路上不撒手,张自忠好奇问到:“你扛得什么?”士兵说:“我不知道,见鬼子宁死不放手,就扛了回来。”张自忠打开后说:“这回你可立了大功,赏你8000大洋!

“报告长官,这是俺从鬼子手中抢来的一个木箱子。俺没打开看,也不敢打开看,请长官您查看!”李大兴怀抱一口箱子站在张自忠面前说道。从他说话同时绷紧的双腿与高昂的头颅可以看出。

李大兴想在长官面前敬一个标准军礼,但因手中抱着木箱子腾不开手只能以身代手表达敬意。张自忠先是看了看李大兴还带着血污的圆盘大脸,接着又端详起来这口大木箱子。

“是啊?这会是什么呢?”张自忠心中暗道。“隔着这么大个木箱子,谁能知道这里面什么东西,你看不出来,难道我老张就有火眼金睛?”张自忠指指李大兴手中的木箱,笑着打趣道,李大兴也跟着难为情地笑了笑。

“不管怎么说,你能注意到敌人异动还拼命上前将它抢夺过来,胆大心细,已经立了功。接下来功劳大小,就要看这里面是什么东西,既然你抢来的东西,你就打开它吧!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

张自忠说罢,李大兴应声将木箱子放在地上。站起身来,左脚后迈一步,右脚死死踩住木箱;拉动枪栓、退尽子弹,尔后枪口抵住肚子,枪托下檐对准木箱缝,咬牙用力往上一抬枪托,箱子便被撬开。

看着箱子里的东西,李大兴却怔了神。箱子里是个绿皮钢铁物件,右边是一个圆柱筒,圆柱筒下面还又伸出一个短圆柱筒,短圆柱筒朝人这头似乎有一枚镜片;左边则是一个圆疙瘩,两条线从上下左右贯穿疙瘩表面,竖线上还刻着一条条短线。

圆柱筒与圆疙瘩中间这两个物件自己认识,两道铁插销,军营大门就靠这插销锁门,这两个物件也正是被两道铁插销连接起来。“这是个什么玩意”李大兴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李大兴在箱子那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箱子这头,张自忠和营内副官望着箱中物件也瞪圆了眼睛。这东西••••••不正是我军急缺而又始终不能获得的炮弹测量仪吗?

彼时,我国尚不能生产炮弹测量仪,全靠进口。炮弹测量仪进价昂贵,国府只给首都附近几个精锐师团配置了该物。像自己这前线边防部队只能靠炮手人眼测距。

而炮弹测量仪对于日军来说则是炮兵标配,在它帮助之下,日军炮射精度比我方高出不少,往往我方朝日军开炮一炮不中,而日军只消一炮便将我方阵地尽数摧毁。如今有这么台利器对我炮兵、对整支部队而言都可谓如有神助。

张自忠绕过木箱子握住李大兴双手紧紧摇晃,说道:“大兴,这回你真是立了大功一件!副官,取八千大洋来!”李大兴正要推辞,张自忠又猛摇其双手继续说道。

“你不知道炮弹测量仪有多么重要、多么金贵,要从南京搞来这么一台机器光活动费恐怕也不下两万块。八千块不算什么,收下,一定收下。”李大兴只好收下。前线炮兵获得炮弹测量仪后果然射击精度提升不少,敌人颇受其苦。

0 阅读:0
不秃头的历史迷

不秃头的历史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