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6岁的鲁迅开始大口吐血,鲁迅母亲得知后,发电报骂39岁的许广平:都

佳说历纪 2025-04-19 23:28:21

1936年,56岁的鲁迅开始大口吐血,鲁迅母亲得知后,发电报骂39岁的许广平:都是你害的。果不其然,几天后,鲁迅卒。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人家。小时候家里还算体面,可没几年祖父因科举案入狱,父亲又病死,日子一下子苦起来。1898年他去南京读书,后来跑去日本学医,结果发现救身体不如救思想,干脆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后,他在学校教书,写文章,1918年《狂人日记》一出,直接把中国新文学推上了台面。 鲁迅的家庭关系挺复杂。1906年,他妈鲁瑞给他安排了门婚事,娶了朱安。朱安老实本分,可跟鲁迅完全聊不到一块儿。婚后他去了北京,朱安留在绍兴伺候婆婆,俩人基本没啥夫妻生活。后来,1923年他在北京教书,认识了学生许广平。许广平年轻有想法,崇拜鲁迅的才华,俩人聊着聊着就有了感情。1927年,他们在上海住一块儿,1929年生了儿子周海婴。鲁迅挺开心,可鲁瑞死活不认许广平,总觉得她抢了儿子,破坏了家里规矩。 1936年10月,鲁迅56岁,身体已经垮得不行。年轻时他抽烟抽得凶,加上常年熬夜写东西,肺早就坏了,得了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到了那年秋天,他突然开始大口吐血,情况特别吓人。许广平一直在身边照顾,可怎么也挡不住病情恶化。消息传到绍兴,鲁瑞听说儿子病成这样,心急如焚又气不打一处来。她早就看不惯许广平,觉得儿子离家在外全是这个女人的错。于是,她让人发了封电报到上海,直骂许广平:“都是你害的!”言下之意,要不是你,我儿子也不会落到这地步。 可事实上,鲁迅的病跟许广平没啥关系。他自己身体底子差,又不注意休息,吐血是迟早的事。10月19日早上,鲁迅还是走了,走得悄无声息。那几天,许广平忙前忙后,可再努力也换不回他一条命。 鲁瑞为啥这么恨许广平?说白了,是观念冲突。鲁瑞是老派人,信奉三从四德,觉得儿子就该听她的,娶个安分守己的媳妇在家孝顺。可鲁迅偏偏跟许广平搞起了自由恋爱,还不跟朱安离婚,这在她眼里是大逆不道。更别提许广平是新女性,受过教育,有自己的想法,跟传统儿媳完全不是一回事。鲁瑞认定她把鲁迅“带坏了”,所以一出事就怪她。 其实,鲁迅跟许广平在一块儿,反而是他晚年最舒心的时光。许广平支持他写作,帮他打理生活,生了海婴后一家三口也算其乐融融。可惜,鲁瑞从没接受过这段关系,母子俩的隔阂越来越深。 1936年的中国,乱得像一锅粥。军阀混战,日本虎视眈眈,普通人活得艰难。鲁迅那时候天天写文章骂社会,精神压力大得不行。他不光是作家,还是新文化运动的扛旗人,整天跟旧势力对着干。他的身体和精神都被掏空了,吐血这事,根本不是一家人的恩怨能解释的。 鲁瑞骂许广平,其实也有点“迁怒”的意思。她管不了时代变迁,管不了儿子跑去上海,就只能拿许广平撒气。可这背后,是老一代跟新一代的碰撞,是封建思想跟新文化的对立。鲁迅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缩影。 鲁迅的文章厉害在哪?简单说,他敢写别人不敢写的东西。《呐喊》、《彷徨》、《野草》,每篇都像刀子,戳破封建社会的脓包。他喊“救救孩子”,骂“吃人的礼教”,让人看了心里发颤。他的思想影响了好几代人,到现在还有人读他的书,琢磨他的话。 他走后,许广平没闲着。她收拾鲁迅的稿子,编了《鲁迅全集》,还干了不少文化工作,把他的精神传下去。1968年她去世,70岁,算得上无愧于鲁迅。反过来想想,鲁瑞的指责真有点冤枉她了。

0 阅读:131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