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普通本科毕业,机缘凑巧进了腾讯,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幸运儿”,可

和自己赛社会 2025-04-20 19:18:49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普通本科毕业,机缘凑巧进了腾讯,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幸运儿”,可是在腾讯他感到很焦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和名校学生的差距,不止是表面上的“学历光环”。   他不是一个不努力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那种典型的“拼命三郎”,知道自己学历一般,所以希望笨鸟先飞,相信勤能补拙。他每天最早一个到公司,晚上最晚一个离开,靠着这种勤奋,一路做到了某项目负责人。 可是在腾讯,哪怕他依然比别人更努力、更上进,却总是吸收新知识更慢。开培训会、做产品讨论,每一次他都觉得自己“当场懂了”,但没过几天就全忘了。 那些来自名校的同事,好像对复杂信息有一种天然的“理解力”,可以在陌生领域快速上手,在讨论中切中问题本质。而他自己,常常是团队中“最后一个明白过来”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后来他才明白,这不是智力问题,这是训练方式和路径的区别。他告诉我说:“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套知识的结构,学的东西就像是盖房子时随便堆的砖头,没有框架,就算垒得高,也很容易倒。”   而他的那些名校同事,比如清北毕业的产品经理们,不是比他聪明太多,而是从一开始,他们就接受了一套“系统训练”:新知识进来之后,自然知道怎么归类,放在哪里,有什么用。   这就像在玩乐高,有的人只有一大堆零散的积木,而有的人已经有图纸、有结构、有目的。   这就是“知识的建筑结构”的力量。

0 阅读:5
和自己赛社会

和自己赛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