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四十八年,38岁的皇太子朱常洛终于做了皇帝,他难以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很想干一番事业。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朱常洛站在万历皇帝的灵柩前,内心波涛汹涌。三十八年漫长岁月,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自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新主人。二十年太子生涯的阴霾即将散去,但命运却只给了他二十八天的皇帝时光。 追溯到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朱常洛的出生本就充满了偶然。当时还是英俊少年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其母亲李太后的慈宁宫中私幸了一名普通宫女王氏。这一私情原本被万历皇帝极力掩盖,甚至不愿承认与王氏的关系。然而内起居注忠实记录了这段隐秘,加上李太后盼孙心切,最终万历皇帝被迫在王氏怀孕后才不情愿地给予其恭妃的名分。 "皇儿,你是大明的长子,命该如此啊。"在朱常洛童年记忆中,母亲王恭妃常常这样抚摸着他的头说。作为皇长子,朱常洛却极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每年甚至不超过几次。万历皇帝心里只有郑贵妃和她所生的儿子朱常洵,这让母子俩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朱常洛十三岁时仍与母亲同睡一榻,不像其他皇子那样出阁读书。当他长大后与母亲分开居住,母亲双目失明后母子相见,却不敢畅谈心事,深怕郑贵妃的人在外窃听。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是朱常洛少年时代最深的阴影。 国本之争持续了十五年之久。万历皇帝一心想立爱子朱常洵为太子,朝中大臣却纷纷反对,坚持立嫡立长的祖制。面对大臣们的抗议,万历皇帝索性不再上朝,与郑贵妃躲在深宫中享乐,朝政陷入瘫痪。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在排山倒海的奏折压力下,万历皇帝才勉强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 然而,太子的生活并未因此安宁。万历三十一年,一本名为《续忧危竑议》的"妖书"在京城流传,内容暗示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不稳固,不少大臣已投向郑贵妃阵营。更可怕的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发生的"梃击案":一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闯入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一路打伤多名守门官员,直到殿前才被内官韩本用制服。经审讯,张差供认是受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指使。但在万历皇帝的压制下,此案最终不了了之,两名主谋也神秘死亡,真相永远埋藏。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一,三十八岁的朱常洛在二十年的太子生涯后终于登上皇位,改元泰昌。他怀着改革国家的壮志,立即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但没想到这一切只有短短二十八天。 朱常洛继位时,明朝积弊已深。万历皇帝晚年不理朝政,导致官场腐败、边防松懈、财政困难。面对这一局面,新皇帝决心力挽狂澜,做一个像汉宣帝那样能够中兴国家的明君。 他首先在政治上大胆任用人才,一改父亲万历的做派。朱常洛下令起用那些因为上疏立储而获罪的三十三人,以及为矿税等问题获罪的十一人。他还召回了在万历一朝因敢言直谏而被罢免的官员,如袁可立、邹元标、王德完等正直之士。这些举措很快就为朝廷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朝堂重新焕发生机。 在军事上,朱常洛深知边防的重要性。他以明神宗朱翊钧遗诏的名义,从内库调拨二百万两白银犒赏边防将士,并特别强调:"银子解到后,立刻派人下发,不得擅自入库挪为它用。"这一举措极大地提振了边防军心,为抵御外敌增添了力量。 经济方面,朱常洛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废除全国范围内的矿监、税使,停止任何形式的采榷活动。矿税是万历年间最令百姓痛恨的税收之一,这一诏令一下,立即赢得了朝野上下的欢呼。 然而,新皇帝的辉煌改革戛然而止于八月初十。就在登基仅十天后,朱常洛突然病倒,不能主持万寿节庆典。病情迅速恶化的背后,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郑贵妃为讨好新皇帝,一口气送来八名美女。被压抑了大半生的朱常洛终于有了尽情放纵的机会,据记载当晚他"连幸数人"。久经压抑后的过度放纵,很快就让朱常洛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八月十四日,御医崔文升为朱常洛治病,但服药后朱常洛出现严重腹泻,据说一昼夜泻三四十次。到了八月二十九日,一个自称有仙丹的鸿胪寺丞李可灼出现了。朱常洛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在中午服下了李可灼调制的红丸,下午又要求再服一颗。 这红丸实际上与明世宗朱厚熜当年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猛烈,与崔文升所用的大黄药性恰好相反。本就虚弱的朱常洛,连续服用两种药性极端相反的药物,终于在九月初一(1620年9月26日)驾崩。
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去拜见皇后。皇后突然叫了五个宫女出来,让刘奭挑一个侍寝。刘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