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及特朗普改口呢?因为今天的特朗普,也不认识昨天的特朗普。 特朗普4月17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我不希望关税再升高,甚至可能不会让现有水平维持,反而会降低关税,因为高关税会让人们不愿购买商品。”这一表态被视为对中方反制措施的回应,也反映了美国国内经济压力。 特朗普还提及,“有信心在3-4周内与中国达成协议”,并强调“若达不成协议,也能设定新目标”。他提到中美双方在关税升级后“一直保持联系”,但未透露具体谈判层级和细节。 上面这段话已经表明了特朗普对华关税的态度,那就是美国有意愿和中国达成新的关税协议,但同时也强调有可能设定新的目标。
事实上,就美国发起全球关税战以来!美国现在不仅没能获取收益,相反还大幅影响到了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得不说,现在特朗普团队的压力很大。 具体表现,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直接推高国内物价,耶鲁大学测算显示,短期内物价水平上涨2.3%,服装、电子产品等品类涨幅达5%-8%3 。前财长耶伦指出,普通家庭年支出增加3400-4400美元,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压力激增。 特朗普团队此前突然宣布“暂停对75国加税90天”,被外界解读为“战术退缩”。这种摇摆导致市场预期混乱,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规划。前财长萨默斯批评此举是“史上最严重经济自残”,两党议员联合施压要求调整政策。 另外,摩根大通、贝莱德等机构警告,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推迟长期投资。潘兴广场资本CEO阿克曼指出,特朗普已“失去全球商界领袖信任”,美国本土制造业投资增速从2024年的4.7%降至0.9%。
就中美关税问题,中国在昨天进一步表明了态度。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星期六(4月19日)在一场活动上借用中医理念,指高筑关税壁垒势必引发国际经贸气滞血瘀,颠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并强调如果别的国家把关税战、贸易战强加于中国,中国将勇敢面对、坚决反制。 谢锋借用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经络理论,指出美国高筑关税壁垒的行为如同阻断全球经济运行的“气血循环”。 比如说美国对华加征的税后,导致全球产业链“气滞血瘀”,墨西哥工厂因缺中国零部件停工,越南组装线断供瘫痪,德国车企因芯片荒损失千亿美元,这正是中医诊断的“痰湿壅盛”之症。 美国试图通过“争抢存量”缓解自身经济矛盾,但此举如同“头痛医头”,反而导致全球贸易增速从2024年的3.5%骤降至1.2%,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将陷入零增长。
面对强加的关税战,中国展现出“上医医国”的治理智慧。若他国执意加征关税,中国将依法采取对等反制。如果美国想与中国谈,那就请拿出诚意。#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