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家家户户挂毛主席像,偷偷对妻子说道:“其实,毛主席是我

品古观今呀 2025-04-21 09:34:24

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家家户户挂毛主席像,偷偷对妻子说道:“其实,毛主席是我的结拜兄弟!” 妻子:你该不是穷疯了吧?

看着朱其升的“傻样”妻子实在是有些不放心,连忙走到丈夫身边,将手放在朱其升的脑门上:“这也没发烧啊,怎么还大白天的说胡话呢?”

妻子一边打量朱其升,一边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看着妻子这样的反应,朱其升哑然失笑,开口问道:“我平时可有欺骗过你?”

听到朱其升的询问,妻子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浓浓的不解和疑惑,思索着这个问题和朱其升说毛主席是自己的结拜兄弟有什么必要联系。

“那不就得了,我怎么会给你开这种玩笑,毛主席真是我的结拜兄弟……”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其升是湖南当地一个铁匠,每天的生活便是打铁,养活着一家老小,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尤其是经历了抗日战争之后,百姓的正常生活还没有得到完整恢复,不过朱其升一家也算是能勉强果腹。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的伟人形象深入人心,中国数万万群众都十分感激毛主席,因此纷纷在家中粘贴、悬挂毛主席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主席的崇拜、感激、尊敬……

朱其升一家也不例外,只是朱其升在外打铁,家中的家务都是妻子一手操持,所以悬挂毛主席像便是由妻子来完成的。

那天回到家中,朱其升借着昏暗的灯光看到了画像中英姿飒爽的毛主席,心中一时间竟然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画像中的毛主席颇有伟人风范,穿着一身中山装目光如炬、神采奕奕,朱其升看着毛主席像出了神,妻子看着丈夫呆若木鸡的模样便伸手在朱其升眼前晃了晃:“这是怎么了,这么入神?”

听到妻子的询问,朱其升死死压制着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脱口而出一句话,这才有了开头一幕,那么朱其升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早在1911年的时候,朱其升就是一名老成持重的铁匠了,不过当时的湖南也是一片混乱,中国很多的有志青年纷纷加入到起义队伍的行列。

毛主席老家是湖南,当时毛主席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接受了新思想的毛主席决定前往征兵处报到,只是因为年龄问题,毛主席想要参加革命需要有人做担保。

正当毛主席一筹莫展的时候,朱其升出现了,在征兵处,朱其升一眼就看到了长相英俊、气宇不凡的毛主席,便主动前往打招呼,一番了解下来,才知道毛主席当兵遇到了难处。

“小兄弟,你年纪轻轻就有一腔报国热忱,实在令人敬佩,我来给你担保,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

一听朱其升愿意为自己做担保,毛主席喜出望外,因为朱其升充当了担保人,毛主席便顺利加入了革命队伍,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毛主席和朱其升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朱其升也当了兵,还和毛主席一同上过战场,战场上子弹无眼,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丧命,一次作战中,一颗子弹突然朝着毛主席飞过去,危急时刻,朱其升箭头一般向着毛主席所在的方向冲过去……

至此毛主席才躲过一劫,事后毛主席对朱其升十分感激,眼眶通红地对着朱其升说道:“你救了我一命,以后你就是我亲大哥!”

这件事情之后,朱其升就成为了毛主席的拜把子兄弟,因为朱其升年龄比毛主席大,所以毛主席总是喊朱其升大哥……

1912年,军队解散,朱其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毛主席则是继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两人也因此失去了联系,但是朱其升始终记挂着远在他乡的拜把子兄弟。

新中国成立之后,朱其升看到了毛主席的画像才意识到自己当初一同上战场的兄弟已经成为了一国主席,心中感慨万千,一种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思索再三,朱其升决定写信寄给毛主席,只是他自己对那封信也没有抱太大希望,然而几个月后却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大哥,我一直记着你,没有当初你替我挡子弹,也没有现在的毛主席!”

不久后,朱其升被毛主席邀请到中南海相聚,二人促膝长谈、感慨万千,谁能想象一个打铁匠会是毛主席的结拜兄弟呢?

0 阅读:134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