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把关税当成大棒,打压中国,稳住美国。但这一次,大祸闯大了。 他的算盘打得响,结果却是四面楚歌。 刚说完要继续对中国加压,美联储那边就给了他一记重锤。 他盯上了降息这条路,妄图靠压低美元,提振出口。但鲍威尔根本不买账。 “通胀压不住,再降息只会让美国经济翻车。”这是美联储高层的原话,公开说的。
特朗普不信邪,一连三次在公开场合暗示美联储配合,“我们需要一个懂得国家利益的央行”。 但人家理都没理他。 美联储干脆撂下一句话:“不管谁当总统,我们只看数据。” 这一下,特朗普真急了。他原以为靠政策加点油门,结果美联储直接踩了刹车。 他的盟友也没给他面子。 4月16日,在东京举行的美日经济磋商会议上,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非常直接。
“不接受任何强加的条件。” 意思就是,美国的压力我们不认账。 特朗普那边指望着日本能站出来对中国硬一点,结果被当场打了脸。 石破茂还补了一句:“现在这种经贸方式,不是我们熟悉的合作。” 原本内部已经乌烟瘴气,现在连盟友也反水,局势更难收拾。 再看沙利文的发言,信息含量就更大。
“中美必须共存,不能再互相试图搞垮对方。” 他不是站在中国那边,而是站在现实这边。 作为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深知这场贸易战如果硬拗到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且这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结论,是看了数据说的话。 过去三个月,美国失业率不降反升,特别是中部农业州受打击最大。
农产品出口大减,大豆囤在仓库,农民开始闹情绪。 特朗普政府派人去安抚,说是“短期阵痛”,结果听众直接走人。 外头盟友撂挑子,里头美联储唱反调,民间怨声载道,白宫成了锅炉房,谁都想跳出去。 更别提布林肯也出来补了一刀。 “中国是负责任的贸易大国,而且,现在真正有底牌的是中国。” 这话说得可不轻。特朗普那套“美国优先”的口号,在布林肯嘴里成了“美国孤立”。
短短几个月,美国贸易顺差没见好,反倒让日用品涨了一大截。 物价飙升,通胀加剧,美联储还拒绝降息。 特朗普原以为可以用关税逼中国就范,谁知一脚踩空。 中国这边没急,稳扎稳打,反倒赢得了更多国际理解。 欧盟、日本、东盟都开始另起炉灶,要么观望,要么干脆和中国展开新合作。 而美国,反成了那个被孤立的家伙,这场博弈到这里,其实已经明牌了。
特朗普想打的是一场快速胜利,但形势告诉他——不是中国怕你,是你扛不住。 最尴尬的地方在于:他越想强硬,越显得被动。 他指望美联储配合,结果鲍威尔说:“你那招对经济没好处。” 他指望日本站台,石破茂直接拒绝合作。 他寄希望沙利文、布林肯这帮前高官出声撑腰,结果他们替中国说话。
美国国内呢?媒体痛批、民众游行、议员反对,一股脑全来了。 关税,本想成为利器,结果成了烫手山芋。 特朗普原以为自己在下一盘大棋,实则已经陷入残局。 他想扭转乾坤,但牌桌上的人越来越少,连观众也不再买账。 而此时此刻,中国沉着应对,一步步稳住局面,真正成了这场游戏里最有牌可打的一方。
我们
千万别劝他们悬崖勒马,巴不得他们掉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