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正月初六早上,张恨水在包油条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随后脸色苍白,手微微颤抖。次日,家人为张恨水穿鞋时,却发现他已因突发脑溢血离世。
有人将他比狄更斯,有人将他比大更马,论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张恨水是天子第一号的人物,一是因为他名气大,被老舍称之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二也是因为他作品多,创作了中长篇小说约120多部,比巴尔扎克还要多,总字数近乎要达两千万字。
三也是因为他作品的名气高,看他作品的既包括毛主席,周总理,张学良这种政治家。(据说,曾经的蒋介石宋美龄曾找上门以表敬意,张学良还曾想以每月100元大洋的俸禄邀请张恨水做文化顾问。)
也包括是章士钊,陈寅格这一类的大学者,包括矛盾老舍张爱玲这类的大作家。据说,鲁迅曾排队买他的作品。陈寅格双目近乎失明后,都要继续读他的《水浒新传》。张爱玲读过他的作品以后,更是成为了他的忠实读者。可是说,张恨水不愧是民国畅销作家了。
鸳鸯蝴蝶张恨水,数度缘起数度情,张恨水他自己本人又经过哪几番的缘起缘落呢。
张恨水于1897年出生,他的父亲和祖父武功皆是不凡。他的祖父是曾做过湘军参将的,据说能用筷子夹住飞舞的苍蝇。张恨水的父亲也曾遭遇千人围堵,却能轻而易举的全身而退。
张恨水幼年时就特别崇拜武功高强的祖父,甚至还说“愿学祖父跨高马,佩长剑。”他的祖父也爱逗孩子玩儿,所以便特意给当时的张恨水制作了竹刀竹剑,让他拿在手中,然后将张恨水放在山羊上,让他骑着山羊来回奔驰。
这曾是张恨水童年时光的一抹色彩,对以后张恨水创作武侠和战争题材的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可在张恨水六岁时,他的祖父便去世了。
张恨水天资聪颖,在他十岁的时候就迷上了三国演义,千字文等饱含趣味性的书,当时他的母亲鞋子拿纳鞋的锥子往书上一扎。
次日,张恨水便能将所扎之内容倒背如流,一字不差。13岁的时候,张恨水为了给弟弟妹妹讲故事,他就连写带画,创出了自己第一部处女作。内容是,一个小孩儿使用两炳,一百多斤的铜锤打虎的故事。
后来,革命思潮涌起,张恨水也受此影响,剪掉了辫子。在革命发生后,张恨水也想出国留学,可就在此时,他的父亲却因病去世。
父亲一生清廉,毫无积蓄。张恨水在此背景下选择了辍学,后来每每感叹“有人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吗?在这途中,我已经见证了世人的真面目。”穷在都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杯中之酒,杯杯先敬的是有钱之人。
1913年,张恨水前往上海求学,在此期间开始用白话文以及文言文写书。1914年,张恨水汉口投亲,在此期间,张恨水曾为一个为小报做补白,那时他有一个笔名为“愁花恨水生”,取自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颇有对家道中落命运寥落的抑郁和感慨。
因为有过那段时间的经历,所以后来张恨水的作品过于畅销,出现一度出现盗版泛滥的情况时,水利厅厅长问他“你恨不恨那些盗版?”张恨水却说“我只恨你”,水利厅厅长不解,张恨水答疑解惑道“你是管水的,我不恨你恨谁。”
若能使生于贫困家庭之人,生于穷苦山村之人,从书中见到阳光,感受到光明,汲取到力量,那宁愿我的书全是盗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恨水开始投入创作国难小说之中。如《九月十八》《最后的敬礼》,《仇敌夫妻》等。其中最为知名和出色的则是《满城风雨》。描述了在军阀统治和日寇入侵之下,国人的毁灭性的灾难。结尾特意选用义勇军奋勇抵抗日寇,这何尝不是张恨水坚定抗日立场的显现。
后来在1944年,张恨水还为英勇抵抗日寇的57师战士们免费立传,赞誉他们无畏生死,与国土共存亡,不畏牺牲的精神。因此还成了媒人,成就了一桩良缘,一苏州大家闺秀看完此书后爱上了57师长。
这样的张恨水,他的生命却停在了72岁。在1967年,正月初六的早上,吃完早餐之后,张恨水在包油条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好友老舍跳湖自杀。
张恨水看后大受打击。次日清晨,家人在给他穿鞋时,却发现张恨水因突发脑溢血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