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对华出招了! 这回他甩出第二张“王牌”,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商船收高额服务费,威力不比加关税差,摆明要给中国造船业下绊子。 可这招真管用吗?中国造船业稳坐全球头把交椅,美国却连油轮都造不动了,果不其然,政策还没落地,美国贸易团体就急了,警告这会把自家经济搞砸。 这场贸易博弈,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特朗普想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老梦想。 他认为只要把中国货挡在门外,美国的工厂就能满血复活,工人们就能端上饭碗。 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中国不是十年前那个任人摆布的国家,全球经济也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棋盘。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可每一步棋似乎都在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特朗普的贸易战,从一开始就离不开“关税”这张牌,可中国那边不吃这一套,直接亮出“奉陪到底”的态度,搞得美国进退两难。 加关税吧,自己也受伤,还得罪盟友;不加吧,又丢了面子。 就在这尴尬的节骨眼上,特朗普甩出了第二张牌,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商船收服务费。
这事说起来挺简单。 4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放出消息,从10月14日起,所有中国籍商船停靠美国港口,每吨货物得交50美元的费用。 而且这费用还得逐年涨,三年内每年加30美元,听起来就是个行政收费,可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变相加关税吗? 特朗普绕了个圈子,还是想通过提高中国商品的运输成本,逼中国在贸易谈判桌上低头。
其实,这招也不是特朗普脑子一热想出来的。 早在2月份,美国就抛出过一个更离谱的草案,打算对中国商船每艘收150万美元的服务费,结果这方案刚一露面,就被美国上下喷得体无完肤。 贸易团体、港口运营商、甚至国会议员都急了,觉得这会把美国的物流体系搞得一团糟。 没办法,特朗普只能把这方案悄悄撤了,换成现在这个“温和版”,可温和归温和,本质没有变,核心还是那个老思路:限制中国,扶持美国。
特朗普这招,表面上是冲着中国去的,实际上是想给美国造船业输血。 过去几十年,美国的造船业早就没了往日的风光,曾经的工业巨头,现在连油轮和LNG船都造不动,市场份额只剩可怜的0.1%。 反观中国,稳稳当当坐着全球造船业的老大位置,集装箱船占了全球81%的市场,散装船也有75%,全球港口里跑的商船,十艘里有九艘可能是中国造的。
特朗普的想法是,通过给中国商船加收费用,抬高中国货的运输成本,逼着市场转向美国造的船。 可这算盘打得太天真了,美国造船的成本是中国的三倍,再加上停靠、人工,怎么追? 成本差距也不是几年能抹平的,更别提中国造船业的效率和技术,早把美国甩在身后。 特朗普想靠这招让美国造船厂满负荷运转,简直是痴人说梦。
更要命的是,这笔服务费最后还是得美国人自己掏腰包。 商船交的费用,船公司肯定得加到运费里,运费一涨,货价跟着涨,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的老百姓。 从超市的日用品到工厂的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通货膨胀的压力只会更大。 特朗普嘴上喊着要保护美国利益,可这政策却让美国消费者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特朗普的新政策还没正式落地,就已经在美国国内炸了锅。 美国开了场听证会,数百个贸易团体挤满了会场,气氛紧张得像要打架,货运公司、零售商、港口运营商,个个都急红了眼。 他们掰着手指头给议员们算账:这服务费一收,物流成本得涨多少,供应链得乱成啥样,消费者得掏多少钱。 这些团体不是在和中国唱反调,他们是真觉得特朗普这政策在给自己人捅刀子。
贸易团体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美国经济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港口是命脉。 2024年,美国港口处理的货物中,超过一半的船只跟中国有关系,给这些船加收费用,等于给美国自己的物流系统找麻烦。 港口效率下降,货物积压,零售商的货架空一半,工厂的原料运不上,哪个环节都经不起折腾。 更别提美国造船业压根没能力填补市场空缺。 1980年后,美国就没造过LNG船;2017年后,油轮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拿什么去跟中国的造船巨头硬碰硬?
听证会上,贸易团体和议员们吵得不可开交,有人直言,特朗普这是在拿美国的经济命脉开玩笑。 政策要是真推下去,不仅中国不会买账,美国自己的运输系统和制造业还得跟着遭殃。 反对的声音越喊越响,特朗普却还是那副不服输的架势,硬要把这场豪赌进行到底。
把视线拉远一点,这场贸易战其实是中美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一次硬碰硬。 过去十五年,中国造船业从追赶到领先,已经成了全球商船市场的绝对王者。 2024年,全球90%以上的新造商船订单都流向了中国船厂,反观美国,造船厂的订单连零头都算不上。 特朗普想靠服务费扭转局面,无异于拿根筷子去撬动一辆货车。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保护主义不仅没让美国占到便宜,反而让盟友们看清了美国的虚弱。 欧洲、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也在造船,可他们都明白,全球供应链离不开中国,特朗普一意孤行,搞不好盟友们也得被拖下水。 到时候,美国不仅得罪了中国,还可能让盟友离心离德。
中国这边,反应倒是不紧不慢,毕竟全球造船业的底气摆在那,特朗普的服务费再怎么折腾,也动不了中国的主导地位。 中国的船厂订单排到2030年,技术升级、成本控制,样样都走在美国前面。 特朗普的这张“王牌”,到头来可能只是给自己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