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挤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他们举着3岁男童黄梓澈生前的照片——照片里孩子笑得天真烂漫,而另一张病历单上却布满37处新旧伤痕。 这场牵动全国的虐童案一审庭审中,生母马女士哭喊着“我要她死刑”后当场晕倒被送医,而被告席上的生父女友赵某面无表情。 时间回到2024年8月28日,马女士接到前夫黄某电话:“孩子在浴室摔成脑死亡,医院需要你签字拔管。”当她冲进上海某医院ICU,掀开被子的瞬间几乎瘫倒在地——孩子瘦得皮包骨,腿上深可见骨的牙印渗着血痂,胸口赫然印着鞋底形状的淤青。 医生递来的照片更令人窒息:全身皮肤完好率不足20%,太阳穴、后脑勺布满击打伤,背部37处新旧伤痕层层叠叠。 而这一切,始于7个月前的一场骗局。2024年1月,黄某带着亲戚堵住马女士家门,声称“母亲病重想看孙子最后一眼”。 心软的马女士交出孩子后,黄某立刻拉黑其联系方式,并以抚养权要挟:“想要见孩子,就把监护权给我。”从此,3岁的小梓澈被交给黄某及其同居女友赵某“管教”。 警方调取的监控让办案人员落泪:2024年7月某日39℃高温下,小梓澈被罚站在水泥地上,汗水在脚边洇出人形水渍;8月24日深夜,赵某将孩子拖进桥洞,抄起拖鞋连续抽打其头部15分钟,颅骨撞击声混着惨叫。 邻居王阿姨含泪回忆:“孩子饿到偷藏饼干,被赵某揪着耳朵拖回家;有次他光脚跑到我家讨馒头,小腿上全是烟头烫的疤。” 更令人发指的是尸检报告:孩子胃里仅存半块饼干,死亡前48小时未进食;死因为“钝性外力致颅脑损伤”,而赵某送医时竟谎称“洗澡摔伤”。面对马女士质问,赵某嚣张承认:“是我咬的,你能拿我怎么样?” 庭审揭露的另一重罪恶,是生父黄某的纵容。监控显示,赵某6月就曾当众殴打孩子致脸部淤青,而黄某在场未制止。法庭上他辩解:“我月薪3万工作忙,下班孩子都睡了。”但邻居揭穿谎言:“7月高温天,孩子穿着长袖遮伤痕,黄某还拿户口本威胁我们少管闲事。” 更讽刺的是,黄某在ICU门口阻拦马女士报警,其父甚至放话“要告就告赵某”。法学家指出,黄某作为唯一监护人,明知虐待却不干预,已构成“不作为的虐待罪共犯”。 本案最大争议在于罪名认定。赵某辩护律师试图以“虐待罪”辩护(最高刑期7年),但检方出示关键证据:赵某专门选择隐蔽场所施暴、针对头部等致命部位,符合“故意伤害致死罪”要件(可判死刑)。 法律界普遍支持后者,正如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刘宪权所言:“当施暴者明知可能致死仍持续攻击,这就是谋杀!” 千万母亲的拷问:我们的孩子安全吗?庭审当天,旁听席上十几位母亲哭湿整包纸巾。马女士的控诉刺痛所有人:“给孩子买寿衣时,我说不出尺寸……他全身被打变形了啊!” 这起惨案暴露的不仅是人性之恶,更是制度漏洞——上海民政局数据显示,每3个离婚案就有1个孩子被判给“甩手父亲”,而这些父亲常将孩子丢给保姆或新欢。 网友@平安是福留言获赞86万:“赵某自己也有孩子,却把别人骨肉当出气筒!必须死刑!”更多人追问:“生父凭啥只判三年?他是共犯!” 截至2025年4月21日,案件仍在审理中。愿小梓澈的悲剧,能推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细则早日落地——保护儿童,不该只靠母亲的眼泪。[黑脸] (来源:凤凰WEEKLY 4月17日——3岁幼童被生父女友虐待致死案一审择期宣判,被害男童生母当庭晕倒,已被送医)
2025年4月17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挤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他们举着3岁
事友看过
2025-04-21 12:44:4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