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中山医院著名心内科专家葛均波教授,在为一名19岁少女做心脏手术时

史记新说吧 2025-04-21 12:53:17

2016年,上海中山医院著名心内科专家葛均波教授,在为一名19岁少女做心脏手术时,竟突然颤抖着跑出了手术室,手术台上,年轻女孩的生命正在一点一滴流逝…… 凌晨三点,一阵手机铃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葛均波从熟睡中被惊醒。医院打来急电,有个突发的心血管病人情况危急,必须立即赶回去。他快速穿好衣服,一边想着明天还有一场重要的手术,疲倦的感觉瞬间涌了上来。 然而,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占据上风,让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赶往医院。病人到底怎么样了?他能顺利完成抢救吗?   太阳刚刚升起,阳光穿过窗帘照进房间。葛均波快速地吃了点早餐,就赶紧去医院了。昨天晚上他做了一台手术,感觉非常累,但他一直想着19岁的李娜。这个年轻女孩得了多发性大动脉炎,心脏里三根最重要的血管,已经堵死了两根,剩下的最后一根也快不行了,情况十分危急。   葛均波很清楚这次手术至关重要,李娜的未来,全看他能否成功完成。   到了医院,葛均波医生顾不上休息,立刻赶往手术室。他的助手们已经完成了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李娜的父母非常担心,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葛均波医生简单地和他们说了几句话,让他们安心,然后就换好手术服,进入手术室开始工作。   手术开始了,葛均波医生非常专注,他轻柔地把一根细小的管子放入李娜的心脏血管里。这根管子里还藏着更细的导丝,用来打通堵住的血管。他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确保每个动作都准确到位,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长时间的精神紧绷加上昨晚的过度劳累,葛均波的手开始不由自主地抽搐。他竭力克制这种不适,试图保持手部的稳定,但手指却越来越难以控制。“小张,快过来,帮我拿住,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他只好让助手先帮忙处理,自己站在旁边,甩着手来减轻抽筋带来的不适。   葛均波调整了一下状态,又站回手术台,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手术中。手术室里静得出奇,所有助手都小心翼翼,生怕干扰到葛均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几个小时下来,葛均波的眼睛里充满了红血丝,看起来非常疲劳,但他依然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松懈。   突然,葛均波的手再次痉挛。他赶紧呼唤助手:“小张,快过来,帮我拿住,又抽筋了。”助手们看到情况,迅速上前,替他按摩,以减轻肌肉疲劳引起的不适。   稍作休息后,葛均波重新站到了手术台前。他明白,现在还不能停下来,必须坚持把手术完成。   经过漫长而紧张的等待,手术室的红灯终于熄灭了,提示手术已经完成。葛均波医生带着一丝倦意走出手术室,李娜的父母立刻迎上前去,脸上写满了担忧,迫切地想知道结果。当他们听到葛均波医生告知手术非常成功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紧紧握住葛均波医生的手,不停地表达感激之情。   葛均波医生简单说了几句术后的注意事项,就很快离开了。他自己也需要休息恢复,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病人等着他去诊治。   这位来自山东日照的医学博士,求学之路从山东医科大学起步,后进入顶尖的上海医科大学深造,又远赴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学习,最终练就一身过硬的医术。学成归国后,他坚持在医院一线工作,同时积极投入更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 他注意到,当时国产心脏支架不仅价格高昂,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为此,他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可以降解的冠脉药物支架。这种新型支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压力,还成功出口到国外,显著提升了中国医疗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葛均波医生真是医生的好榜样,他不仅医术高超,还特别关心病人。像他这样的好医生,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0 阅读:90
史记新说吧

史记新说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