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母亲站在桌边布菜,听到儿子谭延闿高中进士,手一抖,筷子滑到地面。正房正欲责骂,被父亲拦下,柔声说:“以后她和我们一起吃饭!” 1904年,母亲站在桌边布菜,听到儿子谭延闿高中进士,手一抖,筷子滑到地面。正房正欲责骂,被父亲拦下,柔声说:“以后她和我们一起吃饭!” 1904年,一个丫鬟出身的母亲站在桌边布菜,听到儿子谭延闿高中进士,筷子落地那一刻,谁也没想到,这会是她命运的转折点。谭延闿的才华和孝心,能否真让这个家从此不同?故事才刚开始。 谭延闿,188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湖南茶陵人,家里背景不简单。他爹谭钟麟是清朝大官,当过两广总督,家里规矩大,排场也大。谭延闿的妈李氏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原是大户人家的丫鬟,长得不错被谭钟麟看上,纳为妾室。可在那个年代,妾的地位低得不行,正室和别的妾都瞧不上她。吃饭时,李氏只能站着伺候,等大家都吃完了,她才能在偏房对付一口。谭延闿小时候就聪明,五岁开始读书,他爹要求高,三天一篇文章,五天一首诗,还得练书法。十三岁那年,他考中秀才,家里高兴得不得了,他爹还特意赏了他一套砚台。1902年,他在乡试中成了举人,排湖南第九十九名,不算顶尖,但也算站稳了脚跟。到1904年,他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拿下会元,全国第一,这可是湖南两百多年没出过的成绩,殿试后还得了进士,进了翰林院。这一下,不仅他自己出息了,连带着家里人都得刮目相看。 谭家规矩多,但谭延闿跟别家少爷不一样,他知道妈受的苦,常帮她干点小活,端茶递水什么的。他中进士那年才24岁,年轻有为,家里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李氏这辈子没啥盼头,就指着儿子能给她争口气,没想到还真等到了这一天。 1904年是个大年,谭延闿中了会元,消息传回家,谭府上下都炸开了锅。那天李氏跟往常一样,站在饭桌边给家人布菜,手抖得厉害,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喜讯。谭钟麟是家里的顶梁柱,听到儿子中了进士,高兴归高兴,但更难得的是他没摆架子,反而想着让李氏也沾点光。以前李氏在家里低眉顺眼,站着伺候是常态,正室看她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筷子掉了,按理说正室肯定得说几句,可谭钟麟拦住了,直接让她坐下来吃饭。这话听着简单,可在当时那环境下,等于给了李氏一个新身份。从那天起,她不用再站着看别人吃,自己也能正大光明地坐下来。这不是小事,谭延闿的成就直接让她从边缘人变成了家里的一份子。 这事儿背后,是谭延闿多年努力的结果。他不是光靠天赋随便考上的,从小到大苦读,科举场上拼出来的成绩,才让父亲有底气这么做。谭钟麟也不是随便心软的人,他官场混了那么多年,看得清形势,儿子这么争气,他得给家里树个榜样。李氏能有这待遇,全靠谭延闿的孝心和本事撑着。 中了进士后,谭延闿的路越走越宽。1909年,他当上湖南咨议局议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做了湖南都督,后来还在国民政府里当过大官,1926年当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做行政院院长。他在外面闯荡,家里的事交给老婆方榕卿打理。方榕卿对李氏特别好,每天盯着她的吃喝,怕她受一点委屈。1916年,李氏在上海去世,谭延闿赶回去,伤心得不行。他想给妈办个体面葬礼,可因为李氏是妾,族里不让棺材从正门出去。谭延闿气不过,直接躺棺材上,说自己死了也要从正门抬出去。族人没办法,只好同意。这事传出去,大家都说他孝顺得过头了。 1918年,方榕卿难产去世,谭延闿难受得要命,发誓不再娶妾,一辈子守着这份情。他后来在政坛上混得风生水起,书法写得好,还会做菜,人称“组庵湘菜”的创始人。1930年,他脑溢血去世,才50岁,埋在南京灵谷寺附近。他这辈子,最让人记住的还是对妈的孝心和对自己老婆的忠贞。李氏出身低,靠儿子硬是翻了身,晚年过得舒坦,走的时候也风光了一把。 谭延闿这人,搁现在就是个励志典型。从小家里条件好,但他没仗着老爹混日子,靠自己考出名堂,还不忘拉母亲一把。那时候社会等级森严,李氏这样的出身,能从站着伺候到坐着吃饭,不是靠运气,是儿子硬生生给她争来的脸面。他后来的仕途也好,孝道也好,都让人觉得这人不光有才,还有心。民国那会儿,像他这样能文能武,又不忘本的人不多。他的故事听着接地气,放到今天也挺有嚼头,一个男人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怎么在乱世里站稳脚跟,还能让妈过上好日子,值得琢磨。 这事儿不光是谭家的私事,也反映了那时候科举对人命运的影响。一个进士头衔,能让全家地位都变样,谭延闿用自己的本事,改了母亲的命。现在看,孝心这东西不过时,能力强了才能让家里人过得好,这道理简单又实在。 谭延闿用才华和孝心,让母亲从桌边站着布菜,到坐下来吃饭,这段佳话听着就暖心。你说他牛不牛?一个男人能做到这份上,真不简单。这故事有没有戳到你?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1904年,母亲站在桌边布菜,听到儿子谭延闿高中进士,手一抖,筷子滑到地面。正房
梦幻的星辰里
2025-04-21 16:24:39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