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在贸易战推到极致之后,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短短一个月,物是人非,双方宁可祭出近乎自杀式的关税,都不愿给彼此一个台阶,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一桩摊牌式的豪赌、一场不惜代价的对抗,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两败俱伤。该专家声称,美国正在等待一通等不到的电话。 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早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就像两个人打架,一开始可能只是抢玩具,但打到后来,谁先低头就意味着认输,而认输的代价可能是一辈子抬不起头。 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背后是几十年发展攒下的硬实力,更是对国际规则和国家主权的坚决捍卫。 先看经济账。2025 年一季度 GDP 增速 5.4%,虽然比疫情前低,但对比美国的 1.1% 和欧洲的负增长,已经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最稳的。更关键的是,中国经济结构早就不是 2018 年的样子了。以前靠出口和投资,现在内需占比超过 60%,14 亿人的消费市场就是最大的底气。美国以为加关税能让中国企业崩溃,结果华为鸿蒙系统用户突破 8 亿,比亚迪电动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光伏组件占全球市场 80%,这些美国卡脖子的领域反而成了中国突围的突破口。 再说产业升级。美国打贸易战的核心是遏制 “中国制造 2025”,但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领域已经形成气候。特斯拉上海工厂国产化率 95%,宁德时代的电池装进了全球一半的电动车,中芯国际的 7 纳米芯片量产,这些都说明中国制造业不再是低端代工。美国想通过关税把产业链逼出中国,结果越南、墨西哥的中转贸易额暴涨,中国企业反而借势布局了全球供应链。 还有国际市场的多元化。“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外贸的 50%,中欧班列一年开 2 万列,比海运快 60%。美国以为孤立中国,结果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超过了美国,RCEP 成员国之间的中间品贸易占比 68%,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圈。这种情况下,中国根本不需要在贸易战中向美国妥协,因为市场早就不是非美不可了。 国家主权和尊严是底线。美国把贸易问题政治化,拿新疆、香港、台湾说事,这触动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近代史上被列强欺负的教训太深刻了,现在绝不可能再容忍外部势力干涉内政。新疆棉花事件,中国直接立法反制;华为被制裁,中国出台《反外国制裁法》;美国搞 “实体清单”,中国对等报复。这些措施不是斗气,而是告诉世界:中国的主权和发展道路不容侵犯。 历史经验也让中国明白,妥协换不来和平。苏联当年为了缓和关系,在关键领域让步,结果被美国一步步肢解;日本签了广场协议,经济停滞三十年。中国今天的体量和地位,已经不可能像小国那样委曲求全。贸易战打到第七年,中国没有倒下,反而在压力下完成了产业升级和科技突围,这让中国更有信心坚持自己的立场。 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之争也是关键。美国想维持 “美国优先” 的单边主义,中国则倡导多边主义。WTO 争端解决机制瘫痪后,中国推动 RCEP、金砖国家扩容、上合组织扩员,用实际行动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向美国让步,就等于承认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放弃自己多年来倡导的公平正义。 最后是民族自尊心。中国人对 “面子” 的看重,本质是对尊严的捍卫。贸易战初期,很多人担心中国扛不住,但现在华为的麒麟芯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大疆的无人机,这些硬科技成果让老百姓看到,中国有能力和美国正面较量。这种民族自信心的提升,让政府在决策时更有底气,不会因为短期压力而牺牲长远利益。 当然,中国也不是完全不谈判。但谈判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美国单方面的施压。就像 2025 年 4 月中美高层会晤时,中国明确提出取消全部加征关税、停止科技封锁、停止干涉内政三个条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美国继续把贸易战当武器,中国只能奉陪到底,因为退让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更大的屈辱。 说到底,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是因为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两种发展模式、两种国际秩序的碰撞。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历史的教训和国际的支持,来坚持自己的立场。这场博弈的结果,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世界格局,中国输不起,也不会输。
为什么说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在贸易战推到极致之后,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短短
红尘漫步坊
2025-04-21 16:58: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