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上海财经大学。这所学校实力强劲,但近年随着经济学、金融学被“唱衰”,

岚岚看商业 2025-04-21 18:00:46

今天咱们聊聊上海财经大学。这所学校实力强劲,但近年随着经济学、金融学被“唱衰”,不少人质疑“学金融没前途、家里没资源就别碰”。但金融属于硬经济学,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专业性极强、逻辑体系完整严谨的领域,学习它能培养精致严谨的思维方式,让人受益终身。科技、农业、工业发展的最终指向都是经济,而上海财经大学作为行业顶尖的财经类院校,目前报考分数相对理性,反而是进入的好时机。 一、财经院校的梯队与上财的行业地位 全国财经院校大致分为四个层次: 1. 第一梯队: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两财一贸”)。上财远超后两者,其经管学科实力与北大、清华比肩,与人大不相上下,是行业顶配。 2. 第二梯队:西南财经大学(2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与经管结合)、东北财经大学(非211但实力强劲)。 3. 第三梯队:原财政部直属院校,如江西财经大学(性价比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地域优势)、浙江工商大学(发展稍缓)。 4. 第四梯队:其他财经院校,差异不大。 二、历史脉络:从商业专修科到行业顶尖 1. 起源与独立(1921-1932) 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可追溯至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由郭炳文提议设立,首任负责人杨荫溥(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背景,中国管理科学先驱)奠定专业基础。1932年,经蔡元培牵头的“中央大学调整委员会”推动,从国立中央大学独立为上海商学院,马寅初任校长。马寅初学术功底深厚、刚正不阿,曾拒绝蒋介石邀约,建国后任北大校长并提出人口控制理论(计划生育源头)。 2. 抗战与师资底蕴(1937-1945) 抗战爆发后,学校未西迁,在上海租界继续办学。建校初期16名教师中,11人来自哈佛、康奈尔等顶尖学府,如孙冶方(中国经济学最高奖以其命名),师资堪称顶配。 3. 建国后的整合与起伏(1949-1978) 1949年接管后,江浙沪20余所高校的经管专业(如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等)并入,实力跃居全国第一。六七十年代曾两次撤销,一度并入复旦大学,后于1978年独立。 4. 快速发展与行业标杆(1978年至今) • 1985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陈云题写校名; • 1996年入选211,会计专业为全国首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与人大、厦大并称顶尖,国际会计资格考试免考门数彰显实力); • 2000年划归教育部,由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共建,应用经济学、统计学、金融、会计等学科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三、专业优势与就业前景:打破“资源论”的偏见 • 王牌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尤其应用经济学、金融、会计),法学依托经管优势亦表现突出。 • 就业与深造: ◦ 本科阶段重基础,研究生阶段更专业,保研率高,国内外认可度强。 ◦ 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拔尖班本硕博贯通培养,瞄准行业前沿。 ◦ 所谓“资源论”有失偏颇:金融行业更看重专业能力与层次,上财毕业生凭借顶尖学科背景,仍是金融圈“新贵”。类比土木工程,清华、东南大学的该专业学生依旧抢手,金融行业远未到“衰落”地步。 四、理性看待学科,把握顶尖平台 上海财经大学的底蕴源于历史积淀(如马寅初、孙冶方等名家奠定根基)、政策支持(财政部+教育部+上海市三方共建)与地域优势(上海金融中心)。尽管近年金融行业热度有所调整,但作为行业顶配院校,其学科实力、就业质量、深造资源仍属顶尖。选择时不必被短期舆论左右,若对经济管理感兴趣,上财仍是能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优质平台。

0 阅读:141

评论列表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2
2025-04-22 04:47

[doge][doge][doge]

猜你喜欢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