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心也太大了!近日报道,青海一位父亲为求流量,竟让3岁儿子坐上大车副驾驶开车,还录视频传网上炫耀。幸亏群众及时举报,才避免了潜在的危险!网友评论:“这下真'出名'了!” “封闭道路而已?”这句话让人一时语塞。它轻巧地避开了所有显而易见的风险,试图为一种荒诞的行为找到看似合理的借口。 视频本身就够离谱了,偌大的驾驶室,一个看上去也就刚会跑的小孩,小手搭在方向盘上,一脸懵懂地模仿着大人开车。旁边的父亲稳稳地举着手机拍摄,镜头对准孩子那张充满新鲜感的脸。 车子确实动起来了,速度不快,但这画面挑战的不是车技,而是基本的常识和为人父母的底线。很难想象这位父亲当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大概率不是油门和刹车的距离,而是这条视频能带来多少浏览量! 万幸,总有旁观者是清醒的,有人看不下去报了警,当地交警迅速介入,找到了这对父子进行批评教育,算是没让潜在的危险变成现实的悲剧。 事情到这里,本该是一个关于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但网络上那种“封闭道路就没事”的声音,才更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这种论调,好像危险也懂得看场合,只要把门一关,再怎么折腾都属于“内部事务”,与他人无关,也就算不得真正的危险。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和那位拍摄视频的父亲一样,对风险的理解有着惊人的“弹性”。他们似乎觉得,只要没开到大马路上,方向盘后面坐的是个3岁孩子还是30岁司机,区别不大。 这当然不是孤例。这些年,为了在网络上吸引点注意力,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做出的事情,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让几岁的孩子骑摩托、玩高空项目,或者仅仅是无休止地暴露在镜头前,配合着剧本表演。 孩子不再仅仅是孩子,更像是一个能带来流量、甚至直接变现的“工具人”。亲子关系在这种“凝视”下,也悄然变了味。 当一个父亲把方向盘交给几乎够不着油门的孩子,并按下录制键时,他考虑的显然不是车辆失控的可能性,也不是孩子万一因此产生的恐惧或错误认知。他眼中的焦点,是屏幕另一端可能出现的点赞和评论。 这种对虚拟关注的极度渴求,压倒了对现实安全的敬畏。平台或许会处理视频,警察也许会进行教育,但只要那种“为了流量可以不顾一切”的心态还在,想必类似的荒唐事恐怕就难以禁绝!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这心也太大了!近日报道,青海一位父亲为求流量,竟让3岁儿子坐上大车副驾驶开车,还
唐人街卡通人
2025-04-21 18:32: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