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河南一个50岁光棍,捡回1名女婴。不料,送她读书后,她竟怒问:“穷到

菖蒲繁花居 2025-04-21 18:56:14

1997年,河南一个50岁光棍,捡回1名女婴。不料,送她读书后,她竟怒问:“穷到捡破烂,为什么还捡我回来?”没想到,后来,她却用自己的双臂,把养父高高举起。 王小山,1972年出生在河南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身患侏儒症,身高不到一米三。小时候,他在村里的泥路上跑来跑去,村民们看他的眼神总带着点异样。长大后,他没娶上媳妇,一个人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靠捡废品过日子。每天天不亮,他就推着一辆嘎吱作响的木板车出门,翻垃圾堆里的瓶瓶罐罐。中午,他把捡来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卖,换点钱买口吃的,一天也就几块钱,够买碗面条,再加几个馒头。 1997年冬天的某个晚上,风冷得刺骨,王小山还在村外的垃圾堆旁忙活。忽然,他听到一阵微弱的哭声,断断续续的,像被风吹散了。他放下手里的麻袋,顺着声音找过去,在一堆破布和纸箱旁发现了个小包裹,冻得硬邦邦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脸冻得发紫,小手攥得紧紧的。他愣了一会儿,四下看看没人,就把她抱起来,用破棉袄裹住,赶紧往家跑。回到家,他点上灶火,用温水一点点喂她。那一夜,他守着这个孩子,心里翻江倒海。第二天,他带她去村卫生所检查,医生说她只是脱水,没啥大问题。他犹豫再三,决定留下她,给她取名叫王欣,希望她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点光。 从那以后,王小山的生活多了个小尾巴。他们的家就是那间漏风的土坯房,墙角堆满了废品。他每天还是推车出门捡废品,回来一身灰,手上全是划痕。赚来的钱,他攒着给王欣买吃的穿的。村里没幼儿园,她五岁时,他就用绳子把她绑在背上,带着她一起去捡废品。太阳晒得厉害,他满头大汗,她就坐在路边石头上玩土。他从没想过放弃,哪怕日子苦得像黄连。 王欣上小学后,日子稍微变了样。学校离家三公里,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每天走路上学。她的同学大多有新鞋新书包,她却只能用块旧布包着课本。课间,别的孩子跑来跑去,她多半一个人站在旁边,低头踢石头。有一次放学,几个男同学拦住她,指着远处推车的王小山嘲笑,说他是个矮子。她脸涨得通红,跑回家。那晚,王小山提着一袋红薯回来,见她闷闷不乐,想安慰她。她却突然站起来,指着他喊,说不想被人笑,为什么要捡她回来。说完,她跑进里屋,留下他一个人站在那儿,手还抬着,半天没动。第二天,他照旧出门捡废品,背影还是那么佝偻。 时间一年年过去,王欣慢慢长大了。她开始帮着干活,清晨挑水,傍晚洗衣。有一次村里发大水,屋顶漏得不行,她撑着伞跟王小山一起用塑料布盖住漏水的地方。水顺着脸往下淌,她咬着牙拉绳子。日子苦,她却不再轻易抱怨。高中毕业,她考上了大学,王小山把攒多年的钱给她,让她好好读书。她接过钱,看了他一眼,没吭声,转身上了火车。 大学毕业后,王欣靠自己努力在城里站住了脚。她先在一家公司打工,加班到半夜,桌上咖啡没断过。几年后,她攒了点钱,开了一家小物流公司。刚开始,她自己跑客户,搬货时手磨出血泡也不歇。生意渐渐好起来,公司大了,她租了栋楼,门口挂上了自己的牌子。后来,她买了辆新房车,开回村里,停在老屋前。王小山拄着拐杖出来,看见车,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他们开始了一场旅行,从河南出发,一路往南。第一站是桂林,漓江水清得像镜子,王小山坐在船头,手扶着栏杆,花白的头发被风吹乱。接着是西安,他站在兵马俑坑前,眯着眼看那些陶俑,嘴里嘀咕着“真多”。一路上,王欣开车,他在旁边指着路边风景问这问那。每到一地,她都扶着他慢慢走,拍下照片。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天还没亮,她背着他挤进人群,站到前面看升旗。他伸手碰了碰她肩膀,眼角有点湿。在长城上,他喘着气靠着烽火台,看远处的山。旅行最后,他们回到村里,他站在修好的老屋前,拄着拐杖看了半天。 旅行后,日子又平静下来。王欣忙公司,偶尔回村看看。王小山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拿着她寄来的相册,翻看旅行的照片。村里人来串门,问起房车的事,他笑笑,说是闺女带他去的。他的背更驼了,但走路稳了些。王欣事业做得更大,在城里买了房,总留一间给他。他们的故事在村里传开了,大家聊起来都感慨不已。

0 阅读:44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