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为了救被围的连长,志愿军小战士孤身闯入敌营,却不幸被俘。谁知,年仅1

混沌于浮云 2025-04-21 19:19:06

1951年,为了救被围的连长,志愿军小战士孤身闯入敌营,却不幸被俘。谁知,年仅17岁的他,被俘后却杀了一个“五进五出”! 常同茂,1934年出生在山东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村家里。小时候,家里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他却从不抱怨,干活麻利,性子倔强。1949年,国家一号召,这15岁的毛头小子就跑去参军,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通讯员。别看他年纪小,战场上跑起来跟风似的,脑子还灵活,送信、侦察样样拿手。战友们都说,这小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常同茂跟着志愿军130团上了前线。那会儿他刚16岁,满脸还带着孩子气,可扛枪的手一点不抖。送信穿过枪林弹雨,侦察摸到敌人眼皮底下,他愣是没掉过链子。到了1951年5月,大水洞地区的一场硬仗,让他彻底成了部队里的传奇。 那天,130团的任务是插进大水洞,配合其他部队围剿美军第2师第38团。常同茂所在的2连奉命前行,结果一脚踏进了美军的窝——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头藏着3000多全副武装的敌军。枪声一响,2连猝不及防就被打散了,战士们死的死伤的伤,乱成一团。 常同茂跟战友走散了,他在混乱中拼命找队伍,突然看到连长被七八个美军围住,情况危急。连长对他好得像大哥,他哪能眼睁睁看着不管?鞋底都跑烂了,他冲过去,可晚了一步——连长倒下了,胸口中弹,没了气。常同茂傻眼了,悲愤得眼泪直打转。就在这时候,两个美军扑过来,看他穿志愿军军装,直接把他按倒,用电话线绑了手,拖走。 被俘后,常同茂被扔在一个破屋子边,两个美军拿枪盯着他。他低着头,装怂,心里却没闲着。瞅了瞅手上的电话线,是个活结,能挣开,但他得等机会。时间一长,俩美军放松了,一个抽烟,一个擦枪。常同茂摸了摸腰间的手榴弹,暗暗攥紧。机会来了!他猛地挣开绳子,拉开引线,手榴弹扔出去,“轰”一声,两个美军当场被炸死。他趁乱跑进树林,总算脱了险。 逃出来后,常同茂没想着自己跑。他听见枪声,知道战友还在拼命,咬咬牙就往回跑。很快,他找到几个受伤的战士,腿上胳膊上全是血。他一边帮他们包扎,一边听他们说,130团拿下了村子附近的主峰,只要到那儿就安全。可路上又撞上撤退的美军,前后夹击,麻烦大了。他灵机一动,让伤员藏起来,自己跳出去开枪扔手榴弹,搞得敌人自乱阵脚,带着伤员顺利突围。 到了安全地带,他还不消停。想到村子里还有战友被困,他喘口气又折回去。那一夜,他五次冲进敌营,硬是背出了20多个伤员。每次进去,他都得躲过哨兵,找准藏起来的战友。有一次背了个断腿的,刚跑几步就被发现,他扔手榴弹炸塌一个碉堡,才跑掉。这五次冒险,他还炸了5个碉堡和一个指挥所,顺手俘了7个美军,愣是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 这场仗打完,常同茂的事迹传遍了部队。17岁的小战士,硬生生在敌营里杀了个“五进五出”,救人、炸堡、抓俘虏,样样不落人后。战友们提起他,都忍不住夸:“这小子,太牛了!”上面也看在眼里,给他记了特等功。那时候的他,满打满算才17岁,却用血性和担当,成了志愿军里最亮的一颗星。

0 阅读:1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